经管道分发的气体意外中毒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每个家庭都必备的急救指南
TUhjnbcbe - 2023/2/9 12:35:00
北京权威湿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405/8814564.html

本书的作者贾大成在60年代时,曾自学中医针灸,并经常为邻居、朋友、家人进行针灸治疗,疗效和口碑都非常好,后来他也如愿考上了大学,年,正式进入北京急救中心工作,年退休。

至今距离退休也十年有余了,但退休后的作者依旧在为急救知识的科普宣传忙碌着。

他被称为“中国急救科普第一人”,他曾受邀于《健康时报》而对医疗剧中的不当及错误的操作进行了纠正,他会随身携带自动体外除颤仪。

如今,他将自己在急救一线所积累的能够救命的知识都梳理成了这本《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急救指南》,只为让更多的人了解急救知识。

在遇到意外时,我们除了拨打急救电话之外,还可以把握住急救的*金时间,在急救中心的医生来之前,提前采取一些正确的急救措施,以延长患者宝贵的生命、或是为急救争取一些时间。

我国平均每天猝死的人就有人,每分钟就有1人猝死,用作者的话说“治病救人,做错了不如不做。唯有心肺复苏,做错了也比不做强,不做肯定死,做就有可能活。”而心肺复苏(即胸外心脏按压)就是使猝死患者恢复心跳最关键的急救方法。

90%医院之外,而最佳抢救时间是发生猝死的10分钟内。这就意味医院之前必须得到相对专业的急救。

当然,并不是只有猝死才算是紧急状况,很多意外都会让人们束手无策,只不过猝死是所有意外中最凶险的状况。

在医院以外的场合,普通人也可以按照书中的详细指导对患者进行救治,书中对大量的急症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同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罗列了相关的急救操作及其原理。

比如发生怎样的紧急状况,作为施救者,我们需要让患者及自己保持怎样的体位,以及当下我们需要立即做些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绝对绝对不能做什么,与此同时,还需要令他人配合我们做些什么等等。

具体情况包括:猝死、心梗、昏迷、晕血、骨折、烫伤、烧伤、溺水、中*、触电、癫痫、醉酒等。

由于本书作者贾大成医生以及和他一样多年来一直在坚持对急救知识的科普工作,才使得公共场所也开始陆续安装了急救设备,当然这其中一定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和可能性,但急救科普事业地推动却不可忽视。

年,北京地铁2号线上一名男乘客心脏病发作,经抢救无效身亡。

作者在书中提到这样一组来自年8月份的数据,“平均每10万人中,美国拥有AED台、日本台、而中国每10万人中,深圳17.5台、海口13台、上海浦东新区11台、杭州5台。”

年11月底,北京地铁1号线进行了AED(即自动体外除颤器)设备的铺设,这种设备就是给非专业人士使用的,只要按照该设备的语音提示和图示进行操作,就不会出问题。

除了对于目前医疗现状与大环境的分析、以及医疗知识科普之外,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医学常识及急救措施。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因为对于如何处理意外状况知之甚少,而进行了错误的操作,导致患者承受了更多的痛苦,严重的甚至引起一些无法挽回的后果。

例如,书中提到在某救火视频中,一个消防员对根本没有必要做心肺复苏的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作者严正地指出视频中的误操作之处在于,一是没必要做心肺复苏、因为被救的男子有呼吸、有心跳;二是施救者按压的位置不对。

有些抢救措施做得不够正确,体位不对、程度不对等都有可能令患者更加痛苦,严重的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救人不是光有心、有力就行,最重要的是,必须要有专业急救知识的储备。

再比如许多人都有吃隔夜菜的习惯,这样的习惯导致食物中*成为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急症。作者提到“当食物温度降到60°C以下,就开始有细菌生长;30°C~40°C之间的温度,是细菌最喜欢的温度。细菌大量繁殖,很容易引发肠胃炎、食物中*。”

就拿吃隔夜菜的习惯来说,我身边的朋友、家人大概无一幸免,也许轻度的食物中*并不会引起大家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个家庭都必备的急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