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又有一个让人心痛的热搜……
广东佛山一名女童
误服奶奶的降压药
两个多小时后送医
抢救无效身亡
视频据
广东台触电新闻据
广东台触电新闻报道,近日,广东佛山一名女童在奶奶不注意的情况下,误服了放置在桌面上的降压药。在误服之后,奶奶并未及时送医救治,而是先联系了女童母亲。几经波折之后,女童才紧急转到广东医科医院,此时距离孩子服药的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多小时。最终,女童经抢救无效后不幸离世。
广东医科医院PICU护士长欧阳丽梅表示:“(女童)误服”了有三四十粒的降压药,一下子她的血压马上降到很低,引起她的心跳骤停。”
医生介绍,这名女童误食的降血压药片为“硝苯地平”,因其表面有糖衣,容易被儿童当作糖来食用。
“小孩误服了一些药物后,我们应该及时地给予大量温开水,如果小孩不愿意喝水,可以喝一点牛奶或者酸奶,让小孩大量地喝牛奶和水,然后让他们弯腰,把它(药物)吐出来,然后马上及时打求救。”
医生提醒,如果家中存有降压药、抗抑郁药或者安眠药之类药物,一定要妥善放置。
误服心血管类药物危险性有多大?
医院职业病与中*科博士生导师宋玉果介绍,误服心血管降压药导致中*的情况,在临床上时有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儿童将包裹糖衣的药片当成糖豆误服。
宋玉果解释道,降压药种类很多,作用机制各异。它们有的作用于心脏,有的作用于外周血管,起效的机制各不相同。
但是,它们都会起到一个共同的作用——降血压。一旦血压过度下降,患者就会出现心供血不足、低血压性休克,甚至心跳骤停。
一旦发生误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宋玉果提醒,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紧急处理。
就医之前,先刺激患者咽喉部位,“用手指、筷子或小勺子柄刺激嗓子,进行催吐。吐过之后再喝水‘洗胃’,然后再刺激,反复催吐。”
紧急催吐、“洗胃”之后,立刻就近就医,医生会根据误服药品的种类采用不同的解*剂。
小小幼童受到惨痛的意外伤害,给人们带来的触动是巨大的。痛心之余,也提醒监护者吸取教训。
在年全球儿童安全组织曾发布的《儿童用药安全报告》中显示,连续三年排名前三类的儿童误服药物为:感冒发烧药、呼吸道疾病类药和心血管类药,其中不少都是爷爷奶奶们服用的药物。专家指出,包括爷爷奶奶在内的所有家庭成员都应共同参与培养儿童安全用药的习惯。
对此,网友们纷纷表示,要引以警惕:
一定要记住
儿童用药安全四大行为要点
1.药品放置:高而远。家里药品放置要高而远,让儿童看不到也摸不到,切勿随意放在桌柜上、枕边或儿童容易拿到的抽屉。2.服药行为:不在孩子面前服用,也不请宝宝取药。由于儿童喜欢模仿成人行为,如果家长在他们面前吃药,就可能引起其模仿。家长也不要让孩子帮忙取药,要教育儿童不应自行取用药品,否则十分危险。平时喂小儿吃药时,不要把药说成是糖果,应该告诉他们正确的药名与用途。否则,他们会误以为所服药品真是糖果,可能随时想吃。
3.嘱咐给药:写下服药剂量与时间,确保给药说明明显而清晰。
4.紧急情况:让祖辈了解急救信息和急救处理方式。如知道紧急联系的电话,一旦发生误服、过量服用药物,或者是孩子突然出现不同寻常症状,应第一时间就医。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应该了解什么情况下可以帮孩子催吐,要知道有些情况下是不可催吐的,一旦催吐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伤害。另外,医院急救时,应将错吃的药物或药瓶带上,让医生了解情况,及时采取解*措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