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疫情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此基础上,各地都在“一手抓防疫抗疫,一手抓复工复产”,返工高峰也随之而来。
但,疫情的警报暂未解除,口罩仍旧断货,复工带来的大量人流会给当前的防疫带来新的挑战。作为一名普通员工,如果在上班期间,或者是上下班路上不幸感染了新型肺炎怎么办?能否算作工伤?如何赔偿?
之前远虑君详细分析了社保中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等,今天远虑君就和大家详细解读下工伤保险,主要内容如下:
什么是工伤保险?万一感染新型肺炎,算工伤吗?工伤保险待遇有哪些?一、什么是工伤保险?哪些情况下算作工伤?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及其遗属能从国家或社会获得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险是由单位缴纳的,个人不用花钱,企业缴费标准根据所处行业类型不同,导致发生工伤概率大小不同而区别对待。它不像生育保险,需要连续缴纳满一定期间才能使用,只要员工在发生工伤时已经缴纳了工伤保险,就可以享受相关待遇。
那么,哪些情况可以被认定为工伤呢?远虑君总结如下:
由图可见,基本可以概括为员工在工作期间,以及工作前后从事与工作相关的事情的过程中受到的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可以认定为工伤。
事故伤害: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暴力、中*、爆炸等各类事故,一般包括安全事故、意外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各种形式的事故。事故的结果可能是对职工的人身造成伤害,致残或者致病,也可能是下落不明;职业病:指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职业性疾病。目前纳入《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传染病”只有五种:炭疽、森林脑炎、布鲁氏菌病、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莱姆病。
除此之外,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同样视同工伤:
其中,有两点需要大家注意:
员工上下班过程中如果遭遇交通事故,非自己主要责任可以认定为工伤,如果自己为主要责任则不能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48小时内没抢救过来,可以认定为工伤,48小时还是比较关键的。
所以,别鼓励员工带病工作,有病还是赶紧回家休息。
二、上班期间感染新冠肺炎,属于工伤吗?
一提到复工,有些朋友就很慌。很担心:万一上下班途中感染了新冠肺炎怎么办,算工伤吗?怎么赔?
其实,对于感染新冠肺炎能否认定为工伤,我们得根据不同人群来分析:
1.医护及相关人员
早在年1月23日,人社部、财*部、卫健委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肺炎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有关保障问题的通知》确定了工伤认定适用对象范围:
如图所示,通知中明确表示:
在新型冠状病*肺炎预防和救治工作中,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肺炎或因感染新型冠状病*肺炎死亡的,应认定为工伤,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所谓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主要包含了医生、护士及负责测量体温、入户排查、公共场所消*的广大社区工作者、警务人员等。
像李文亮医生去世后,武汉市人社局认定其属于工伤。与李文亮医生类似的其他医护人员,也被认定为工伤。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医护人员,如果从事的不是疫情的防治工作而被感染,一般也不属于工伤的范围。
2.普通人员
在疫情期间,其他人员因履行工作职责而感染肺炎能否认定为工伤,尚缺乏明确依据,但根据现行法律,一般不认定为工伤。原因如下:
首先,感染了新冠肺炎,一般不能定性为事故伤害或意外伤害;
其次,新冠肺炎属于乙类传染病,并非职业病,亦未列入《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因此不属于患职业病的情形;
再次,要证明工作与感染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亦存在较大难度。
工伤的判定标准应该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属于工伤。由于新冠肺炎可能通过直接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等多种方式传播,员工也许是在生活中、上班途中感染。而且该病前期多数人无明显反应,其潜伏期较长,因此很难判断员工是在工作当中感染了新冠肺炎。
因此,大家在上班期间做好自身的防护才是最重要的。
三、认定工亡了,有哪些待遇?
被认定为因工身故的,其家人可以领取工伤赔偿。赔偿内容,大致可分为四部分:
工亡赔偿伤残赔偿医疗赔偿康复及其他待遇
1.工伤之医疗报销待遇
如图所示,因职业病或者工伤造成的医疗费用工伤保险可以报销,医院、用目录规定的药品。
员工在患病及休养期间的工资,这期间的护理费用需要用工单位自行解决。要注意地是,停工留薪可不是基本工资,需要与原工资待遇相同。护理费用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2.工伤之伤残待遇
工伤事故发生后需要先工伤鉴定,然后才可以做劳动能力鉴定。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来定伤残标准。
1-4级伤残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一次性支付21、23、25、27个月的本人月工资。伤残津贴:伤残鉴定结果出来后,需要每月像发工资一样支付伤残津贴,根据伤残等级每月发放本人工资的75%、80%、85%、90%。
以上都由工伤保险来支付,用人单位需要与员工保留劳动关系,并以津贴为基数缴纳医疗保险。
5-6级伤残
除了工伤保险赔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外,用人单位需安排员工可以从事的工作,如果安排不了,用人单位为员工发放伤残津贴,标准为员工本人工资的60%、70%。
如果员工主动要求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社保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上图所示是北京的标准,为15、18个月的月社平工资。
7-10级伤残
合同期满或者本人提出解除合同,社保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举个例子:
北京某员工因工受伤后,住院一个月,医嘱休息三个月,住院期间安排一人护理,后该名员工被鉴定为8级伤残,其受伤前工资为每月元。用人单位需承担:
停工留薪费:4*元/月=元
护理费:社平工资元/月*30%=元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9*社平工资元/月=元
社保差额:(-)元*一次性伤残补助月数11
合计:元
3.工伤之身故待遇
身故的赔偿待遇全部由工伤保险支付。分为3部分:
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每月按照比例为各员工家属发放抚恤金,各家属抚恤金之和不高于生前月工资;一次性工伤补助金的额度为20倍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总的来说,工伤保险的赔偿项目比较全面,涵盖了医疗费、护理费、伤残赔偿、工亡补助等,而用人单位也需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具体的赔偿金额,需要根据个人工资水平、工伤鉴定等级来进行核定,不同省、市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的*策还得咨询当地社保机构。
以之前在疫情中不幸殉职的李文亮医生为例,武汉人社局就公布了具体的工伤赔偿,包括一次性工亡补助金78万、丧葬补助金3.68万。
远虑君说
对于这次疫情,虽然国家只明确了医护人员算作工伤,普通人群并未明确,但对于新冠肺炎的治疗费用,都是由国家兜底的,医院的经济开支不用太过担心。
但是新冠肺炎毕竟是特事特例,疫情结束之后,不管是上班还是居家生活,很多风险的最终承担者,其实还是我们自己以及周围的家人。
所以,保险早买早保障。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通过保险获得一份内心的安定,工作和生活才能更加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