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幸孕姐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度提高,作为父母,想必也看到了很多关于儿童安全事故的新闻报道,这些不幸其实也为社会大众敲响了警钟。下面幸孕姐给大家盘点了年最为高发的几类安全事故——
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一、交通安全类
据《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中显示:我国每年死于交通伤害的14岁以下儿童高达名,死亡率是美国的2.6倍,欧洲国家的2.5倍。
代表案例:
年3月14日,广西百色市乐业县城,一位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准备过斑马线时,有一个孩子突然闹脾气,此时妈妈放开了孩子的手,低头玩起了手机,任由两个孩子在马路上玩闹,最终一个孩子不幸被越野车撞倒。
提醒:
1、遵守交通规则,注意看红绿灯,不要横穿马路,行人应该在行人道上行走,没有行人道的靠右行走。
2、过马路时要注意看路,不要在公路上嬉戏、玩耍、踢球、看书、玩手机。
3、不要让小朋友在停车区域逗留,小孩子体格小,司机在开车时后视镜存在视觉盲区,很难注意到附近的孩子,一不小心就会发生意外。
4、家长在坐车的时候最好把小孩放在儿童安全椅上,安全椅安装在后座的中间位置,这样发生意外时对孩子成的伤害最小。切忌不要抱在怀中,急刹车的时候产生的惯性很容易把孩子甩出去。
二、出行安全类
儿童安全意识薄弱,面对危险而不自知,加上很多家长安全意识也不到位,外出时很容易出现各种意外。
代表案例:
年8月5日,北京双胞胎在青岛沙滩游玩时不慎丢失,孩子妈妈报案后,最终于6日11时,姐妹二人的遗体先后被发现。事发后,孩子妈妈透露丢失当天,自己正在一旁玩手机,等到看了两眼手机、发了个朋友圈以后,孩子已经不见了。
年8月9日,湖北孝感某商场内,父母和姐姐在按摩椅处休息,一男童独自在商场3楼自动扶梯的上楼口玩耍,不慎坠入一楼,当场身亡。
提醒:
1、出门在外,危险较多,水塘、手扶梯、电梯、安检机、小区健身器材等都可能是危险高发地方,甚至可能有很多人贩子在伺机而动,因此,建议各位父母出门在外,照看好自己的小孩,不要忙着玩手机、左顾右盼。
2、提前给孩子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例如绝对不能跟着陌生人走、记住爸爸或妈妈手机号码、工作单位等,不慎走丢后一定要记得找警察叔叔。
三、用药安全类
近年来,儿童的用药安全也逐渐引起很多父母们高度重视,孩子的肾脏代谢能力不及成人,大部分的成年人药品是不能服用(使用)的,否则容易引起*性反应。在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用药不当致聋,多万聋哑儿童中,30%以上是因用药不当所致。
代表案例:
佛山一名15岁少年出现鼻塞,家长给他使用了一种喷鼻剂,结果引发了休克,经医生初步判断,孩子应该是萘甲唑啉中*,使用5次解*药后,脉搏才开始恢复正常。
黑龙江省一18个月大幼儿,医院就诊,无意中查出输尿管下段有一个11毫米长、5.9毫米宽花生米般大的结石,诱因为母亲给孩子大量补钙。
提醒:
1、五大用药禁区不可犯:
a、将药物溶于牛奶、粥、糖水、果汁中服用。会破坏药物成分,效果会大打折扣。
b、不遵循医嘱,擅自调整孩子的用药剂量。剂量不足会影响治疗效果,过多则会引起*性作用,严格按照医生建议执行,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应该及时向医生反应。
c、多种药物混合服用。临床上称之为“联合用药”,每剂药物的成分都不相同,如果混合服用可能会让宝宝肝脏受损甚至出现中*反应。
d、自行停药。药物治疗需要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症状消失可能只是意味着病菌暂时性得到抑制,自行停药可能会让疾病重新到来,且还易产生耐药性。
e、滥用补品、抗生素。人体消化、吸收能力有限,补品和抗生素并非多多益善,过度饱和反而会增加身体负担,可能会出现结石、中*反应,身体免疫力也会变差。
2、可以为宝宝做一个全面的儿童用药基因检测(覆盖多达25个基因点),这份指南可以帮助检查出孩子对多种药物的敏感性及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四、用电安全
用电安全其实也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