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高光时刻。我们可以如此总结现在的生活,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以经济增长为驱动力的本质。
用最通俗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我们因此要发展经济。
但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是那么简单。
世界贸易体系如今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要追溯到二战后确立的世界体系以及格局,从而让人类文明登上一个空前的高度,这个高度从此摒弃了土地的重要性,否定了依靠战争的掠夺,带来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和平以及繁荣。
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高光时刻,我们可以如此总结现在的生活。
不管是从人均寿命还是从生活质量来看,今天的人类都是历史上乃至这个星球上最幸福的物种,这一点毋容置疑。
那么导致今天我们幸福生活的源泉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自亚当斯密书写《国富论》的那一刻起,经济学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为今天的人类树碑立传,确定道路的方向,带领人类过上了前所未有的生活。
这是自二战后,以经济为导向的全球贸易体系下的空前繁荣。
亚当斯密把市场形容为“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还说,在市场的调节和分配机制下,只要每个人足够“利己”,那么市场最终就会“利他”。
今天你想要买一块牛肉,那么你就需要付出劳动赚取报酬,在你付出劳动的过程中,你利他了,同时你还能够买到自己想要的牛肉,你也利己了。
分工,是经济增长的前提。
那么经济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各取所需、各尽所职,这就是经济的本质。
在理想的社会中,每个人按需劳动、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点选择职业,通过劳动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劳动的过程中为社会创造利润和价值,带动其他行业的增长,消费、出口和进口、投资。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如此行事的话,那么市场就被激活,经济活动就开始不断涌现,交易、消费、进出口、投资,这一切的综合交易行为,就被称之为经济。
这里的经济,是广义上的经济。
在过去,人类受限于技术、贸易不发达、工业不发达、医疗不发达,那时候的经济增长很容易达到天花板,当经济增长达到天花板后,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一个农业社会唯一能做的就是掠夺他人的土地、粮食。
于是战争就这么爆发了。
当战争爆发后,人们在苦难中需要精神支柱和信仰,于是宗教又诞生了。
回顾我们的古代史,我们可以发现,每当游牧民族进犯中原时,多半都是因为天灾,导致游牧民族资源减少,只能依靠掠夺来获得族群存活。
这是人类以农牧业为基础的经济时代,离不开土地资源,因此战争频发。
而到了现代,尤其是二战后,随着技术的发展,贸易成本大大降低、农牧业不再是唯一支柱的产业,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人变得越来越重要,土地反而不那么重要。
在这个基础上,以人为本的思想开始在欧洲发芽,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思潮的出现,加上技术的进步,如今的经济已经不再依靠掠夺获得,而是依靠人口带来的消费、投资、进出口来增长。
在这个新的国际秩序下,战争发生的频次越来越少,除了一些特殊地区,基本上很少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从这个角度讲,经济概念的出现,以人为本思潮的出现,让各国都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那经济如何才能发展呢?至少和平是一个必要条件。
经济的发展意味着每个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至少是物质条件越来越好,而物质条件好的基础,就必然是稳定,这个稳定是整体社会多维度方面的稳定,天灾和战争,恰恰是阻碍经济发展的最大壁垒。
社会总量财富的增加,其实就是每个社会人生产效率的提高,价值的提高,当每个人生产效率提高后,经济就会增长。
第二个问题:经济为什么一定要增长?
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就是人欲望的具象,由奢入俭难,说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经济不能计划?其实答案和经济为什么一定要增长是一样的。
因为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五十年前,可能很多人最大的欲望就是吃饱饭,仅仅只是吃饱饭。
二十年前,很多人觉得自己要是天天都能吃上肉就是最大的幸福。
十年前,人们绝对自己有套房才是最大的幸福。
今天,我们觉得不仅仅需要每天吃肉、有套房,还得让孩子上比较好的学习,自己有一定的保险养老,最好还得有几个名牌包包、每年出国旅游。
经济为什么一定要增长?
因为人的消费欲望没有止境。
我今天不想吃猪肉,想吃牛肉,想买一个一万的包包,这些东西只在我的脑海里,很难被按需分配制造出来,这是商品生产的逻辑。
而经济增长,除了人的消费欲望没有止境之外,一个更大的原因还在于,人必须要求上进,这是一个社会中比较重要的问题。
当大前研一写出了那本《低欲望社会》的时候,他就已经看穿了日本社会年轻人的低欲望现状,当年轻人开始躺平的时候,经济中最重要的创新一环被打破,经济的增长就很难被持续。
而经济如果长期维持不变没有增长的话,那么我们就几乎可以确定地说,该经济体是在衰落。
为什么?
人口是一个因素,通货膨胀是一个因素,进出口同样也是一个因素,人的进取心亦如此,当经济停滞的时候,人们的消费信心会下降,当赚取的收入常年不变时,人们就会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没了消费支撑,经济必然会下降。
经济就好比逆水行舟,要么进、要么退,没有维持不变的说法。
综上所述,不是说经济一定要增长,而是经济一旦不增长,就会引发一系列蝴蝶效应,造成恶性循环。
而经济的本质,其实就是人是社会性动物的最佳阐释。
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需要交易、需要买卖、需要雇佣和被雇佣,每个人都追求最大程度的利己,其实就是利他。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