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谓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是由人类轮状病*感染所引起的急性病*性肠炎,因其发生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我国北方好发于10-12月,故而得名。此病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潜伏期1-3天,持续时间约在一周左右,属自限性疾病。
二、秋季腹泻的易感人群是怎样的?
秋季腹泻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体弱的婴幼儿更易患病,且病情重,病程较长。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由于体内尚存来自母亲的抗体保护,不易患秋季腹泻;而2岁以上儿童,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也少患秋季腹泻,即使患病病情也轻、病程也短。成人也会感染秋季腹泻,症状与儿童相似,只是病情轻、病程短,一般2~3天即可痊愈。
三、导致秋季腹泻的病原体是什么?
是轮状病*。下图是轮状病*的电镜照片:
四、秋季腹泻的发病机制怎样?
(1)轮状病*直接侵犯小肠上部;
(2)微绒毛上皮双糖酶缺乏;
(3)葡萄糖-钠耦联转运障碍;
(4)自由基损害;
(5)非结构蛋白引起分泌性腹泻。
五、秋季腹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半数患儿出现发热,一般为低-中热型;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数次~十数次,外观呈稀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
(3)半数患儿出现呕吐,且呕吐先于腹泻,多发生在病初,持续一般不超过3天;
(4)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烦躁不安,口渴思饮,眼窝凹陷,口唇干燥,尿量减少等;还可出现酸中*和电解质失衡,甚至循环衰竭或休克。
六、与秋季腹泻诊断相关的化验检查有哪些?
(1)粪便常规:常见脂肪滴,无脓细胞和红细胞。
(2)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增高。
(3)通常3周后轮状病*血清抗体上升;病*较难分离,免疫电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轮状病*核酸电泳均有助于诊断。
七、小儿一旦出现秋季腹泻,如何进行治疗?
治疗原则:预防脱水,治疗(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
(1)预防脱水:
首选WH0推荐口服补液盐(0RS),因其有效、简便、价廉、安全,已成为主要的补液途径。每次腹泻后,2岁以下服50~ml;2岁服~ml;也可按40~60ml/kg分次服用。
如没有ORS液,可用小米汤ml+食用盐1.75g,或炒米粉25g+盐1.75g+水ml煮2~3min,晾至室温于4h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
(2)合理用药
无需应用抗生素。但如早期使用新博林,可抑制病*复制和繁殖,减少病*数量以减轻症状,可缩短病程。
菌群失调者,应选益生菌制剂如金双歧、乳酶生、肠乐康、培菲康、整肠生、妈咪爱、布拉氏酵母菌等。
应用消化道粘膜保护剂:蒙脱石散1克,每天3次口服,服用几个小时后随大肠蠕动排出体外,疗程3~6天。其主要成分天然蒙脱石微粒对消化道内的病*有极强的吸附、固定、抑制作用,且对胃肠粘膜有很强的覆盖保护能力,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能力。而且蒙脱石散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安全无*副作用。
(3)继续饮食
切勿禁食,可少量多次,以流质和半流质为主,亦即米汤、粥、米粉、米糊、细烂面条及含盐分的蔬菜汁为主,暂时不吃易致过敏性食物,如海鲜、鸡蛋等;不吃生冷、硬、油炸和多脂食物;减少奶品喂养,以减少乳糖不耐受,可改用豆制代乳品、发酵奶;炖苹果:因含有丰富鞣酸蛋白有吸附作用而有助于止泻。
(4)如宝宝出现精神萎靡、嘴唇干燥、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严重脱水及酸中*表现,医院进行液体治疗,以免延误病情,甚至出现危险。
八、如何预防秋季腹泻?
(1)秋季腹泻属粪口传播,即“病从口入”,所以要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如果宝宝还在接受母乳喂养,那么妈妈要注意手卫生并少吃寒凉性食物。
(2)宝宝一定要注意保暖,秋冬季早晚温差大,切记及时添加衣物。
(3)多参加户外活动,以提高宝宝对秋冬季节的适应能力和免疫力。
(4)对于存在有营养不良、佝偻病或贫血的小儿,要及时纠正或加用相应口服药物进行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