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一班
一年时间太快,转瞬即逝,刚刚彻底融入南华的生活,就说了“拜拜”。
我还记得第一天到五一班教室等学生报到时的期盼,也记得最后一天离校时的惆怅,这是我的二十二岁,是我与南华的故事。
年8月·接力
年7月31日,完成各种手续后,我们坐车到了南华。当天天气特别好,一路上花繁草绿,道路两旁偶见村落,房屋外墙都绘有彝族特色彩绘,还有南华知名的各类菌种图标。一年时光,千里之遥,南华,我们来了!
由于疫情,我们来时,上一届的老师们还没离职,他们正在忙碌地进行期末考试,于是我们成了唯一有现场交接的两届。
离别总是伤感的,但在各位老师的分享中我们也感受到他们投入的深刻的感情,自己也对支教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
研支团的全称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我们从上一届手中接过担子,一年后也将把担子交付给下一届,这是一种传承。
全年·日常教学
思源这边由于师资力量缺乏,都是两个老师带一个班,负责班上所有工作。我负责教数学、英语还有一些副课,算起来一周超过25节课。虽然教学任务繁重,但我却乐在其中。
学习方面,我在班上实行积分制度,只要作业保质保量完成就能得到一定的积分,最后可在我这里换小礼品,这项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班数学也在期末取得了年级第一的佳绩。
生活方面,我积极关心学生。五年级学生都是住校生,所以早中晚都在学校就餐。这一年,除个别几次外,我每天中午和晚上都会招呼学生吃饭。我还喜欢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动向并予以帮助。
在去年开学时,我曾发朋友圈说要尽全力去教好他们,我相信这一年我尽力了,虽然因为经验能力方面的原因,我并未让所有学生都取得好的成绩,但我觉得我在他们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让他们知道世界还有许多他们未曾看过的美好,等待他们去发觉。
六周一次·值周
值周,顾名思义,值日的进阶版。思源的老师每六周需要在学校值一整周,和学生同吃同住。幸运的是,我值的是五年级的周,所以能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相处。上学期最后一周和下学期最后一周,都是我值周,这不能不说是我和这些学生之间的缘分。
值周较平时教学更累,每天需早上六点半起床,将这些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的家伙从床上喊起来,催着去洗漱、晨跑。中午在学校吃完饭还得去教室看午自习,等到十二点半再将学生清回宿舍睡午觉。晚上九点半下晚自习后还得维持宿舍纪律、催学生就寝,由于六年级和初中部十点十分才下课,所以中间这段时间五年级的学生总是不安分,总是喜欢搞些稀奇古怪的事,当时处理时火冒三丈,但现在想起来还是蛮可爱的。
偶尔·美食
南华的饮食文化丰富,这一年在南华也有幸能品尝到当地的各种美食。
南华县城区不大,但各式餐馆却极多,就在学校周边我们喜欢去吃的就有酸汤猪脚、李记一条牛和善膳清蒸园,稍远的地方也有不少,其中以南华知名的各种菌类为主。
网上传言:红伞伞,白杆杆,吃了一起睡板板。部分野生菌确实有*,不能食用,当地每年都有不少人医院。有的野生菌因为加工不到位也会使人中*,所以在南华吃野生菌的时候,老板都会为每一锅设定闹钟,只有闹钟响了才能开锅食用。
年5月·踏春
由于上午去打了疫苗,又是周末,我和晓辉就去学校里转了转,这个时间春光正好,学校有着和开课时截然不同的风光。
这个月云南分队第一批来思源学校的学长学姐回访,我们一同到周边踏青。我们去的农家乐里栽了很多果树,我摘了不少杨梅和桑椹,但是桃子我就没怎么摘了,因为当场吃的几个有吃出了虫子,不过味道真的很不错,天然无公害。
看到学长学姐感叹时间之快,我也意识到时间就要结束了,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要和南华,和这群可爱的学生说再见了。
年6月·儿童节
距离我上次过儿童节太久了,但这次有幸和学生一起过了儿童节。上午正常上课,下午是年级安排的各种有趣的活动,晚上则是文艺汇演,由各个年级、小学部初中部老师共同提交节目,我也参加了小学部的大合唱,算是自小学后的再一次上台。
年7月·离别
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一,我第一次上学校天台,带学生打扫卫生,太阳很大,但大家都很有干劲。
任何一段旅途都有终点,我和我的学生们也迎来了分别的那天。7月9日那天,我整个下午都在给学生整理离别礼物。
虽然做了很多思想工作,但真到离别的时候,我还是难以接受。我在办公室里几次舒缓情绪,可最后发礼物时,还是几乎忍不住了,我知道,这最后一节课结束,这一年就真的结束了,我再也无法站在这个讲台上面对我的五十名学生,尽一个老师的责任和义务了。
离开前我又逛了逛学校,想把我支教这一年的地方牢牢记在心里。天空很蓝,白云密布,恍若梦境。
后记
左右滑动查看
这一年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我总是回想起那最后一个下午,那最后半节课,那种心酸的感觉;我总是回想起那一节节数学课,每次点人到黑板做题时,那一双双积极举起的手;我也总是回想起,那一节节欢快的体育课,那一张张的笑得灿烂的脸。最后是要说声告别了,所有的旅途都有终点,老师这一站就下车了,希望后面每一站,你们都能一路顺风!
文字:宋俊明
图片:宋俊明李奥
排版:宋俊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