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颇具热度的《后来的我们》,电影累计票房已经超过了10亿,刘若英也成为内地电影市场票房最高女性导演。
有人评价:“这是一部可以载进中国电影史册的电影。”
超高的票房数据背后,却是电影的口碑一路下滑。
评分跌至5.9分,矫情的台词,拖沓的剧情,以及投机取巧的营销痕迹,都成了网友的吐槽对象。
有人说,被电影打动了。
但引导观众为爱情的繁琐哭泣,为得不到和已失去的过往流泪,套路重复多了,难免会被认为是想骗取廉价的眼泪。
以致于现在,高赞评论里几乎找不出一条关于电影的正面评价。
已经过去了的爱情,永远不是人最重要的东西,沉溺于过去,也显得不够洒脱。
相比之下,今天这部良心片或许更该刷爆朋友圈。
真实的人间百态
“这是一座城,城里有太多你不知道的故事。”
最近,两年前的医学题材纪录片《人间世》重回人们的视野,片如其名,讲述的是关于人间的故事。
《人间世》一反医疗题材片的常态,选择从两台失败的手术开始。
24岁的邹磊,因过生日吃海鲜引起过敏,引起下消化道大出血,医院时已经生命垂危。
医生经过会诊,确定了目前唯一可能有效的方案: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可以净化掉全身血液里的*素,但由于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患者凝血功能又很差,这根救命稻草也可能会成为致命帮凶。
医生向家属交待风险
另一名患者,32岁的朱建峰在6岁时就做过一次心脏手术,三年前复查,发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为了不影响工作,也不想让家人担心,他没有选择立刻手术。
没想到前两周一次严重腹泻,导致细菌通过血管感染到了心脏,引发了感染性心内膜炎,本身已经关闭不全的主动脉瓣膜严重返流,造成心衰。
医院时,朱建峰的心脏已经停止跳动,皮肤没有任何血色,家属托记者把花盆和转运金珠带进病房,在门外向老天祈祷能在人间多留他一程。
家属痛苦的表情
无奈的是,电视剧里的奇迹并没有发生,最终邹磊和朱建峰都没能救回来。
生命的脆弱远超人的想象,医生耗尽心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还是走了。
《人间世》导演周全接受采访时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不光呈现光鲜亮丽的一面,我们也呈现了不堪、无能为力、愤怒,甚至埋怨,因为这才是真实的。
这也是我们片名叫《人间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我们想还原一个真实的人间世态。”
这部纪录片里,最常听到医生说的一个词就是“尽力”。有时候医生拼尽全力,也不过提供一点点渺茫的希望。
医生从业十余年,却仍然无法直面这场手术的失败,甚至在影片播出后也不敢看自己的镜头;
年轻的患者海鲜过敏中*入院,医生打遍了周边所有血库电话也只拿到了毫升血液;
位需要心脏移植救命的患者中,可能只有一人能等到移植的机会,获得重生的希望。
想活下去,对于躺在重症监护区的患者来说,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医疗有太多“不可为”
古往今来有太多妙手回春的故事,它们让人产生了一个严重的错觉:医院,就能治好的。
在很多人眼里,医生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崇高的职业追求,但医生是“人”不是“神”,现代医学仍然有太多的“不可为”。
前段时间江苏镇江发生了一起令人匪夷所思的交通事故。一名女子被车辆撞击后受伤严重,命在旦夕,但肇事者却既不逃逸也不施救,神情淡定,家属更是一致表示放弃抢救。
经过调查发现,肇事司机徐某竟然是被害人自己雇来撞死自己的“杀手”。
原来女子年查出癌症,已经化疗10年,期间数次自杀,在家人的看护下都没有成功。
最后,不堪疾病折磨的病人央求朋友撞死自己,甚至承诺“我的车有保险,除了丧葬费用,保费全给你”。
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癌症数据显示,中国癌症当年新发病例占世界四成,共有万。折合下来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平均每分钟就有7人。
在重大疾病面前,人总是显得那么无力。
事实上,和出现过的疾病相比,人类在医学领域的探索成果可能还不及1%。
如果将整个疾病领域比作无尽宇宙,人类对自身的了解不会比已观测的星空范围多到哪里去。
感冒没有特效药;
乙肝患者或携带者不会转阴;
糖尿病只能尽量控制;
高血压只能控制不能根治;
艾滋病目前还没有良药;
风湿病无法治愈;
椎间盘突出治不好;
哮喘也是治不好的;
痛经目前病因不明;
……
医学的障碍不止存在于万中无一的罕见病,一些生活中早已熟知的常见病也是难题。
有时,“药到病除”并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难以痊愈”才是疾病的常态。
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其实是一种莫大的奢求。
体面的告别不容易
一辆救护车装载的除了生老病死,还有世间百态;一间病房容纳的不仅是奋力求生,还有妥善告别。
今年大火的医疗剧《unnatural》(非自然死亡),女主由石原里美扮演,是一位在UDI工作的女法医,UDI全称“非自然死亡原因研究所”。
“非自然”的背后必定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UDI专门接收全国各地非正常死亡遗体,通过解剖等技术手段来获知案件的真相。
石原里美在日剧unnatural中的形象
相比于常见套路——主角一路高歌猛进升级打怪拯救世界,这部剧的真实感来源于人面对生死的无力。无论主角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案件已经发生的事实:人送到,已经是冰冷的一具尸体。
UDI法医,男主角中堂医生的挚爱女友死于非命,被送到研究所,他愣了几秒,随后一声不吭开始解剖。
当解剖完毕,人群散去时,那个一贯严厉暴躁的中堂才泣不成声地瘫跪在手术台上。
死亡突然到来,人们来不及说再见。同样,疾病留给人的告别时间,也总是不太多。
《人间世》的记者董路翔在拍摄过程中认识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女性,因癌症住院。
第一次见面,她坐在病床上,告诉董路翔自己身上疼。
第二次见面,她只能躺在病床上,没有力气坐起来,不过还能说话。
第三次见面,这个年轻的女性已经不省人事。
董路翔与她见面不过三次,一个星期,一个生命就消逝了。
经济学人智库公布的“死亡质量报告”结果表明,在医疗环境、人力资源、医疗护理的可负担程度、护理质量等诸多方面,中国在80个受调查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71。
大多数时候,医院病床上的人,难以与世界有一场体面的告别。
一档综艺节目里,来自临终关怀中心的社工纪慈恩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我服务对象中有一位姓林的奶奶,她其实是个很有智慧的老太太,她常常跟我说:“生命有它的定数,我们要承认,生命就到这里了,我们就允许它到这里。”
她很多次在深夜拉着我的手说:“如果有一天,在我生命的最后阶段,我意识不清楚了,我糊涂了,千万千万不要给我治疗,我不想看着我的血,一点点变成黑色,我想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
后来林奶奶的癌细胞扩散了,她的女儿逼她去做化疗,林奶奶就用自残来抵抗。
女儿逼她一次,她就在自己颈动脉割一刀。直到她割到第四刀,女儿才含泪不得不放弃。
纪慈恩说,当时我特别想拽住她问她一句,你真的爱你的母亲吗?
太多的家属会在最后一刻说:“如果我今天不给他治疗,我将来会后悔。”
可是看着至亲之人这样痛苦地离开,难道就不会遗憾了吗?
《人间世》的第四集拍摄地点选在上海市静安区的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死亡是这里无法回避的话题。
成立十年来,临汾社区卫生中心送走了0多名病人,最大的岁,最小的只有3岁。
弥留之际,他们被推进这间特殊的病房,在这里完成人生最后的告别。
这里有一位胸腺癌患者梁奶奶,梁奶奶曾在放射科任医生,多年的工作经历使她对自己的病情非常清楚,也非常坦然地拒绝了化疗。
在生命的最后几天,梁奶奶坚持要写一封信,面对镜头读了起来,她说,希望这封信能给家人带去最后的安慰,也可以鼓励所有人勇敢地与病魔斗争。
腮腺癌患者王伯伯,住进临终关怀中心的五年间一直卧床,行动不便,连抬个头都要费很大力气,但每个月仍然坚持洗头理发。
他说,这是他最基本的体面。
“死亡有很多种维度,它并不是像我们想像的,是非黑即白的,一定是绝望的悲伤的。
应该还给病人最重要的一项权利,选择自己生命的权利,和向这个世界有尊严的告别的权利。”
MyChemicalRomance乐队有一首歌叫《Cancer》(癌症),其中一句歌词是这样的:
AndIjusthopeyouknow
Thatifyousay
Goodbyetoday
I’daskyoutobetrue
翻译成中文大意是,我希望你知道,你说的“再见”,对我而言是真的再见了。
命从来都不由人,我们从生下来后度过的每一天,都万分珍贵。
这是生命的真相,也正因为了解这真相,我们才能更坦然面对这不完美,但仍不舍的人间。
给文章点个赞,好好活着,每一天,都比昨天,更热爱生活一点。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网易新闻沸点工作室《槽值》栏目长期招聘正职编辑/坐班实习生/线上作者,单篇稿费元-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