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道分发的气体意外中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排行上中下游区
TUhjnbcbe - 2021/8/12 18:28:00

山川网:年12月12日,华东师范大学发布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据悉,该指数自年起每年对外发布,今年是第6次对外发布。

在过去的推文中我们也曾多次提及长江经济带相关概念,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相对成形的经济带。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4%,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中央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关于长江经济带的定位及发展规划,早在年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即已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

“一轴”是以长江*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推动经济由沿海溯江而上梯度发展;

“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这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基础;

“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

“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宏观来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讲,长江经济带未来的发展情况,关乎超过一百多个地市,近半数中国人的生活幸福水平。

从区域发展重要性而言,长江经济带目前已经上升至国内当下阶段的最高维度。研究和探寻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走向,对于整个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方向有巨大参考意义。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显示,协同发展能力前十强城市依次为:上海、杭州、武汉、成都、南京、重庆、苏州、长沙、宁波、合肥。

合肥首次跻身TOP10,无锡则因生态支撑能力欠佳(4.63分)首次跌出TOP10。南京则从年的第2名调整为为第5名;苏州今年继续保持第7名。萍乡、昭通、淮北、宜宾、铜陵、咸宁、随州、雅安、眉山、池州则位列排行榜的后十位。

从指数研究报告看,在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协同发展能力中,上海以66.01分位居第一,连续六年位居榜首,龙头作用显著。

上海之所以稳居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地位,在于各层面整体均衡强劲的发展水平。上海在科技创新(96.43分)、交流服务(95.63分)两个领域基本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经济发展(79.68分)达到世界较高水平,得分均位列第一,龙头城市效应明显,引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得以显著增强

这份指数的4个要素层(主要决定权重),分别是经济、科创、生态、交流。这其中,经济和科创属于“硬指标”层面,生态和交流属于“软指标”层面。而硬指标中,经济决定城市当下的发展水平,科创则决定城市未来的发展高度。

所以,我们这里重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排行上中下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