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身体好,血压高一点没啥?
冷冻存放的食物不用担心变质,可以安心食用?
新冠疫苗对阻断疫情传播的作用不大?
被蚊虫叮咬后,涂抹唾液可以止痒?
流言不可信,
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01
流言:年轻人,身体好,血压高一点没啥?
流言内容:不少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就血压高,他们多半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偶然体检发现血压偏高,也觉得无所谓,依旧抽烟、喝酒、熬夜,对自己血压偏高的问题置之不理。追问原因,也会说“我还年轻,身体好,血压高一些也没啥影响”。
真相解读:此说法不正确。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多为轻度(1级)高血压。相较于老年人群,高血压病程短、所造成的的器官损害轻,心血管风险多处于低危、中危水平。但近年来,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伴发肥胖、糖脂代谢紊乱的比例逐渐增加,中青年高血压人群的心血管风险有所上升。对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应重视长期及终生风险评估。所以,年轻人应该更积极地控制血压。
02
流言:冷冻存放的食物不用担心变质,可以安心食用?
流言内容:冷藏4度、冻藏-18度是家用冰箱的一般设定温度,也是经过科学证实的最佳条件。很多人把冰箱当成万能的储藏箱,尤其是冷冻室,认为东西只要放在冷冻室就绝对不会变质,很多家庭的食物在冰箱里冷冻了半年甚至一年的现象并不少见;还有很多人总喜欢把冰箱塞得满满的,食物过期也舍不得扔掉,以为冷冻着就不会过期。
真相解读:年10月,网上有新闻报道称:黑龙江鸡西一居民家庭聚餐食物中*,中*原因是共同食用自制酸汤子食物中*,该食物食材已冷冻一年,该事件系食物中米酵菌酸严重超标。冷冻保藏食物也有变质的风险,低温虽然能够可起到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作用,但并不能彻底杀死微生物。
在日常保存食物时不宜过久存放,做好的食物最好尽快吃掉。在冰箱中贮存过的食物一定要彻底回锅加热后再食用;生熟食物要分开,减少交叉污染;尽量采用密封方式保存食物,避免污染;食物解冻之后尽量一次性吃完,不要再次冷冻起来。
03
流言:新冠疫苗对阻断疫情传播的作用不大?
流言内容:近日有网贴宣称:“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类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被认为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唯一希望——新冠疫苗的研发周期过长,但有效期却很短,甚至不足数月。可见新冠疫苗对阻断疫情传播的作用不大。
真相解读:首先,新冠疫苗能够有效阻断疫情传播。一方面,疫苗种类在不断丰富中。截至3月17日,全球已批准上市新冠疫苗达9种之多,包括灭活疫苗、mRNA疫苗和腺病*载体疫苗等,而在4月份又会有多款疫苗获得WHO紧急使用授权。尽管前期新冠疫苗的研发周期略长,但我们有先进的疫苗研发和生产技术,未来势必会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
04
流言:被蚊虫叮咬后,涂抹唾液可以止痒?
流言内容:夏天在外面玩,一不小心被蚊子给叮了,这时候身边喜欢民间偏方的朋友就会告诉你,抹一把口水就好了。
真相解读:唾液非但不能止痒,还有感染风险。人体唾液主要成分就是水,含量达到了99%。而其他有机物质包括消化酶、溶菌酶、胆固醇、黏蛋白等含量都比较有限。从化学成分来看,这些物质都并没有对抗组胺的效果。有人会说唾液也有杀菌抑菌的效果啊,但这种效能如果跟它本身环境内的菌群含量来看,简直微乎其微。
人体口腔中菌群含量丰富,大约有~种微生物生活其中,维持着动态平衡,当人体存在某些疾病时,其他非原著病*也可能出现在口腔中,最常见的是腮腺炎病*。而那些通过血液传播的病*,比如HIV和疱疹病*也会在感染后出现在我们的唾液之中。
被蚊子叮了,有太多的方式去止痒了。有各种外敷的药物,也有像芦荟这样神奇的植物,甚至肥皂水也有用武之地,唯独涂抹口水这种方式,既不确定止痒效果,又有感染创口的风险,所以咱就别用这种不卫生的方法了吧。
来源:科学辟谣平台
流言不可信
科学对待身边事
疫情当前,责任在肩
不信谣不传谣
争做文明红光人
文明红光
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