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大家都很
著名呼吸病学专家、医院呼吸科教授刘又宁表示,要衡量一个病*的危害程度,一看致死率,二看传染性。
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新型冠状病*已具备致死性,虽然尚不能确定致死率,但其高危性或许低于SARS病*,处于可防可控的状态。
传染性方面,虽未确定传播途径,但其传染力并不强。1月18日和19日突然多出的例新确诊病例,是指“最新被检测出”,而不是“最新被感染”。
刘又宁说,按照新修订的新型冠状病*肺炎诊疗方案,各地医务人员已进一步加大了疑似病例筛查力度;国家相关机构也研发出了可以快速检测出该病*的试剂盒,随着检测手段的普及,这段时间确诊病例可能不断增多,大家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郭彩萍强调,目前确诊的绝大多数是“武汉相关”的输入性病例,尚未发现明显的输入并播散现象,这说明新型冠状病*并未在全国范围、短时间内播散开,算不上大规模传播。
为什么突然增加了这么多确诊病例?
湖北省医疗组专家、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朝林答在记者问时说:“武汉市不明原因的病*性肺炎被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感染所致后,国家相关科研机构迅速研发出病*核酸检测试剂盒,随后进行技术优化。1月16日,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国家下发的试剂盒后,开始对武汉市送检的不明原因的病*性肺炎患者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
核酸检测试剂盒能通过PCR的方法快速确定病例的样品中是否有特定的基因序列的存在,针对不同的病*,可以开发不同的核酸检测试剂盒。但是这种检测需要建立在已知病*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已知的病*相当于有了身份证,病例的样品只要一对比就可以判断。本次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由于之前没有出现,我们没有它的“身份证”,所以无法快速判断。
近日,国家相关科研机构迅速研发出病*核酸检测试剂盒,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国家下发的试剂盒后,开始对武汉市送检的不明原因的病*性肺炎患者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这才出现了“突然这么多病例”的情况。
3
病*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吗?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95%以上病例都跟武汉有关系,去过武汉,从武汉来,这是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就是目前已经证实了有人传染,是在两个地区,一个在广东,一个在武汉,证实有人传染。第三个特点也证实了有医务人员的感染,那么这三个情况以及医务人员的感染,最后证实围绕着有新型冠状病*的病人因为护理各方面,14个医务人员的感染。
钟南山院士表示,出现人传人和医务人员感染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标志。病例数增加较多的原因较复杂。
4
新型冠状病*的危害性究竟多大?这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与SARS冠状病*和MERS冠状病*有很大不同。新型冠状病*虽然是SARS近亲,但还未表现出SARS那么可怕的特性。
早年参与过SARS的防治研究工作的流行病*学家王培忠表示,“学界判断一种病*的危害性时,一般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致死率,二是传染性。相比SARS,-nCoV在这两方面都比较温和。”
5
如果不幸感染,会有什么症状?郭彩萍表示,如果仅从现在定义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推断,飞沫传播应该是主要途径。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出凝血功能障碍。
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6
什么样的情况才算密切接触者?与病例(观察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
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
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7
国内外专家如何看待这次疫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感染与免疫中心主任利普金博士说:“只有该病*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人们才会面临大流行的主要威胁。我们需要为这一病*的大爆发、大流行的可能性做好准备,但并不意味它必然会发生。”
英国独立研究基金会惠康(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