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道分发的气体意外中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危险的美味食用野生蘑菇,要预防中毒
TUhjnbcbe - 2021/4/23 22:31:00

不容小觑

蘑菇味道鲜美,口感爽滑、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是不少人心目中的山珍。但蘑菇品种繁多,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都比较复杂,有些种类差别细微,一般人难以辨别可食蘑菇还是有*蘑菇。目前我市进入雨水丰沛、气温升高的梅雨季节,正是野生蘑菇生长的旺季,同时也是食用野生蘑菇引起中*的多发期,最近周边县市发生了多起食用野生蘑菇引起中*的事件。

专家解读

*蘑菇*性非常强,中*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光按中*的症状就可分为胃肠类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呼吸及循环衰竭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等6个类型。大部分误食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精神亢奋、精神抑制、精神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伤等严重症状。目前对有*蘑菇中*尚无特效疗法,且中*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浙江常见*蘑菇种类关于*蘑菇的几种错误说法

错误说法1:颜色鲜艳的,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

不能仅靠颜色辨别蘑菇是否有*。很多颜色鲜艳的野生蘑菇如牛肝菌属、红菇属、鸡油菌属中的很多种类颜色鲜艳,是美味的食用菌;而大部分剧*蘑菇,如鹅膏属中的剧*种类,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裂皮鹅膏、淡红鹅膏,以及红菇属中的亚稀褶红菇,颜色并不鲜艳,都是纯白色或者灰色,但是这些种类是我国误食野生蘑菇导致死亡的主要种类。

错误说法2:生虫、生蛆的蘑菇没*。

很多昆虫、动物对*素的吸收与作用与人是不一样的。剧*的鹅膏成熟烂掉后很容易生虫、生蛆。甚至剧*的鹅膏菌经口服喂养小白鼠,鼠都不会死。

错误说法3:蘑菇与银器、大蒜、大米同煮,颜色变黑有*,没变颜色就无*。

蘑菇*素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剧*蘑菇的*素并不与大蒜、大米、银器等发生反应。经过实验验证,我国的几种剧*蘑菇并不会使这些物质变黑。

错误说法4:受伤变色或者有分泌物的蘑菇有*。

受伤变色或者有乳汁流出是很多科属如牛肝菌科、红菇科等类群一些种类的特征,实际上,牛肝菌科和红菇科很多具有这些特征的种类是可以食用的,因此,不能仅凭受伤变色或者有分泌物来判断蘑菇是否有*。

错误说法5:长在潮湿处或者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

蘑菇的有*无*主要看该种类是否有*,通常与生长环境没有太大关系,这是因为*蘑菇与其他蘑菇经常可以生长在同一环境中。

疾控专家建议

不采摘:市民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对于路边草丛的野生蘑菇,由于鉴别*菌并不容易,市民最好不要轻易采摘不认识的蘑菇。

不买卖:注意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不食用:欲避免中*事件,家庭饮食关键在于不随意食用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尽量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中*救治:如有市民食用蘑菇后出现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等处理,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中*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经过这些处理后,医院诊治,同时保留野生菌样品,为医疗人员救治提供参考。

编辑:办公室

来源:浙江健康教育

诸暨疾控欢迎大家通过长按以下图片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危险的美味食用野生蘑菇,要预防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