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冬季是一氧化碳中*的高发期,为提高幼儿、家长安全防范知识,避免一氧化碳中*事故的发生,我园特向您介绍预防一氧化碳中*的安全知识,希望您能做好安全措施,预防一氧化碳中*,保护您和家人的身体健康!
一氧化碳中*的定义一氧化碳中*,亦称煤气中*。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常发生于家庭和其他场所.常见一氧化碳中*原因
1.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使用煤炉、炭火、土炕、火墙等取暖方式。
2.集体食堂、餐馆、宾馆等饮食住宿服务单位取暖炉具、燃气、煤气设备及通风装置使用、安装或维护不当。
3.狭小密闭车库或地下室内使用小型油、汽发电机。
4.煤气灶或煤气管道发生气体泄露等。
5.燃气、煤气热水器使用安装不当、通风不良,或质量不合格,或洗浴时间过长
6.汽车尾气排放、长期处于密闭的车内。
识别煤气中*的方法
1.轻度中*。中*者会感到头晕眼花,全身乏力,这时如果能及时开窗透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会很快减轻消失。
2.中度中*。中*者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老是睡不醒、困倦乏力,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基本可以治愈,很少留下后遗症。
3.重度中*。此时中*者多已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出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肺部有罗音,体温可能上升。极度危重者可持续深度昏迷,脉细弱,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高热40摄氏度,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高,即使有幸未亡,也会遗留严重后遗症。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
1.室内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时,煤炭要烧尽,不要闷盖;要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应远离易燃、易爆、易挥发的有*物质,不要直接放在卧室。
3.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合格的燃气、煤气灶具、热水器;须请专业人员安装,经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千万不要将直排式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卫生间里面,不要私自更改燃气、煤气管道设施。
4.使用燃气、煤气热水器时,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洗浴时间切勿过长,使用完要检查热水器是否完全关闭。
5.使用燃气、煤气灶具时,切记人勿远离,严防溢锅将灶火浇灭,导致燃气、煤气溢出,使用完要检查灶具是否完全关闭。
6.定期对燃气、煤气灶具、热水器减压阀和皮管以及燃气、煤气管道进行检修进行检修,如发现有老化、破损、锈蚀、漏气或关闭不严等问题时,应及时更换和维修。
7.不要在室内、车库、地下室等场所使用小型油、汽发电机,要在室外使用并远离门窗、通风和排气装置。
8.煤炉、烟筒一定要密封。架设在室内、用于通煤气的炉筒各接口处,必须要用双层塑料胶带或黑布胶带缠绕使其封闭,而炉筒各接口处要顺向连接并保持一致,以防煤炭燃烧产生的液体倒流,影响通气、腐蚀炉具,而且这样安装也不利于通风。
9.切忌在没有烟囱的情况下在室内用煤、木炭、木柴、焦炭等可燃物取暖。
10.车辆停放在车库、地下室时,不要让汽车引擎持续运转;车在停驶时,不要长时间开着空调,也不要躺在门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定期检测汽车的排气系统,防止排气系统一氧化碳泄漏。
遇到一氧化碳中*怎么办
(一)切断一氧化碳来源
1.首先立即开窗通风使空气对流,迅速关闭煤气、燃气灶具、热水器阀门、管道煤气、熄灭炭火等设施设备。
2.避免使用打火机等容易产生火星的物品。
(二)迅速脱离中*环境
1.迅速将中*患者搬离中*现场,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
2.解开中*者的领扣、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并发症发生。
3.患者应保持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加重氧的消耗,有条件的尽快让患者吸氧。
(三)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1.对于中重度病人,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早医院进行高压氧舱治疗。
2.对于出现呼吸及心跳停止的危重患者,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医院进行抢救治。
发生一氧化碳中*后的救护措施当发现有人煤气中*后,救助者必须迅速按下列程序实行救助:因煤气的比重比空气略轻,故浮于上层,救助者进入和撤离现场时,如能匍匐行动会更安全。进入室内时严禁携带明火,因室内煤气浓度过高,按响门铃、打开室内电灯产生的电火花均可引起爆炸。
进入室内后,应迅速打开所有通风的门窗,寻找煤气来源并迅速排除。然后迅速将中*者背出充满煤气的房间,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顺畅。
同时呼叫救护车,随时准备医院抢救。高压氧治疗是急性煤气中*救治和预防迟发性脑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在等待运送车辆的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
为促其清醒,可用针刺或指甲掐其人中穴。若其仍无呼吸则需立即开始口对口人工呼吸。对昏迷较深的患者不应立足于就地抢救,医院,医院的途中,人工呼吸绝不可停止,以保证大脑的供氧,防止因缺氧造成的脑神经不可逆性坏死。
掌握有关防煤气中*的知识,让我们家园携手,共同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保驾护航。图/文编辑:杨梦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