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跟亲朋好友报告一下,没事哈,没中*,一家都平安,千万不要担心。
但事情本身非常值得跟大家做个复盘,提高一下煤气使用的警惕性和安全意识。
事情过程是酱紫的:
因为未来要把煤气换成天然气,燃气公司进小区给各家更换燃气表。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CO,含有多种杂质,输送压力较低,*性较大。成份以甲烷CH4为主,基本不含杂质,热值高、火焰传播速度慢、输送压力高,*性较低。不过,天然气燃烧不完全也可以产生一氧化碳,并且都是易燃易爆气体,所以不管哪种气体,在使用的时候都要注意安全。前几天,两位师傅到我家一顿操作,把煤气表和煤气阀都换成了适用于天然气的设备。临走之前,我还问了一句,你们要不要检测一下,确定密封性?师傅说,我们测不出来,再说刚才更换过程中有一个加压的过程,就是测试密封性的。你们自己有煤气报警器就能测。当时我正在准备周末的直播,和郭老师在开视频会,还要控制住上蹿下跳的娃,自顾不暇,就没有再追问。关键是,去年搬家之前,家里一直有煤气报警器,而且特别灵敏,吃个自加热小火锅都要响半天。问关嫂,他隐隐约约记得好像拿过来了。暂时没什么异常,厨房的窗也开着,不了了之。晚上关嫂做晚饭,突然问我,你闻没闻到煤气味?我过去一闻,果然有明显的煤气味,关嫂也开始觉得自己有点头晕恶心。他检查了一下,发现连接管道和阀门的螺丝没有拧紧。*箭头所指的煤气管是原有的;
红箭头所指的阀门,包括红色开关,是更换的新设备;
蓝色圈里的,就是连接两者的大螺丝。
这玩意儿没拧紧!煤气能不漏吗?关嫂马上把螺丝拧紧,同时打开家里所有的窗户通风,把娃带到远离厨房的屋子里。我立马跟更换煤气的负责人反映。负责人倒是挺重视,先是安排工人师傅过来关总阀门,接着自己医院检查。过程中找了一圈,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我们没有把煤气报警器带到新房子来。立马TB下单买了一个。万幸是夏天,窗一直开着,关嫂发现的也早,去医院抽了个动脉血,没有到中*的程度,医生只是让多呼吸新鲜空气,恶心头晕的症状很快就缓解了。但是平白无故挨了一针,抽动脉血很疼的,心疼关嫂。第二天又来了两批人,先重新处理了管道设备,又拿了一个「号称价值好几万块」的仪器来测了一下煤气含量。我也没客气,一顿开炮,向负责人指出了一系列施工流程中的隐患和缺失流程。毕竟这次的事,看着结果不严重,但是细思极恐。光我们小区就将近户居民,但凡有一家出点事,就够看的。这种事情,讨论概率毫无意义。几点煤气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1、煤气中*,也就是一氧化碳中*,是特别高发的家庭意外事故,每年据说有7万人中招。而且,就算性命无碍,煤气中*也会对大脑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影响是一辈子的。《请回答》第一集的结尾,就是德善家睡觉时烧煤取暖,结果全家人一氧化碳中*,妈妈背大女儿,爸爸背小儿子,被人遗忘的德善全靠自己爬了出来。可怜的德善2、家里一定要安装一个燃气报警器,几十块钱而已。买之前确认好对应的燃气类型,买回来再确认一下灵敏度。一大堆,自己挑3、不论什么原因,只要动了煤气管道任何一个部分,最后都一定要检查一下密封性是否完好。有一个最朴素的办法:用洗面奶或者洗衣粉,加点水打出泡沫,抹在可能漏气的位置,看看有没有气泡冒出来,有就说明有漏气。4、用完煤气,睡前尽量把阀门关掉,特别是冬天的晚上,门窗都紧闭,密闭环境下一氧化碳浓度会迅速升高。5、如果已经发现了煤气泄漏,先把门窗打开通风,千万不要动明火。如果浓度已经比较高了,开关电灯产生的静电都能引起燃烧甚至爆炸。其他注意事项请大家继续补充。煤气事故能用到什么保险?
提高安全措施是为了最好别出事儿,但出了事儿有保险降低财务损失,也是正确的风险管理思路。(一)非故意人为的煤气泄漏,算意外事故,如果因此产生了治疗费用,是意外险理赔范畴,如果住院,也属于医疗险的理赔范畴。比如,因为中*严重,需要住院治疗,和就用得上了。当然要注意,大部分的意外医疗有两个特点:1、只报销社保范围内的花费;2、报销额度有限。像咱们读者购买率最高的,尊享版也只有5万的报销额度,小问题足够用,但是如果严重到进ICU,根本撑不了3天。更多意外险的知识点请复习:最划算的意外险都在这儿啦!这时候还是需要百万医疗险来撑场面了。因为大部分百万医疗:1、报销额度高达万以上;2、不限制社保范围用药。更多百万医疗险的知识点请复习:
如果只买一份保险,我选它
多款百万医疗险分析
比好医保还便宜的百万医疗险,来了
如果严重到重大疾病的标准,甚至身故,那就直接获得重疾险/寿险的赔偿了。比较简单,我就不展开说了。(二)如果因为煤气泄露引起的火灾或爆炸,对家庭财物造成的损失,则是家财险的理赔范畴。比如室内煤气爆炸,这几项保障就能起到作用。更多家财险的知识点请复习:
水管爆裂、玻璃破碎、意外火灾,都能赔——最实用的家财险你买了没?
读者来稿
多的家财险,赔了块
一点感慨:
这事儿现在说出来,轻描淡写。但有那么一瞬,心里真的是咯噔一下,生怕已经造成什么不可逆的伤害。医院回来,我看病历本上写没事,长出了一口气,抱住他说,担心死我了。关嫂拍拍我说,我还担心你们娘儿俩呢。那一刻真是切身体会到,风险就在身边。在后台总有人留言跟我算账,几十年一共交多少钱,最后保额能拿多少钱,如何如何不划算。我还是那句话,风险不是20年或者30年之后才来的,如果你真能确定40岁那年得病,那现在根本没必要买保险,39岁再买就好了呀。就是因为我们每天其实都活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当中,所以才要随时随地做好准备。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流程,既要对风险有科学客观的认知,也要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各项准备。先尽人事,再听天命。最后,说过一百遍也要再说,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的呀!上篇文章:普通人没有*王的亿,狗血剧情一点也不少相关内容:自从买了保险,过马路再也不看红绿灯了如何离意外远一点?写在上海2死12伤重大交通事故之后点个赞/在看??让算法知道你是爱我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