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一氧化碳中*的高发季节。意外一旦发生,常常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必须做到高度警惕,避免在生活中发生此类事件!那么,该怎么防范一氧化碳中*呢?
01
科普知识
什么是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CO)是煤炭的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由于煤炭的化学物质是碳(C),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碳能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CO2)。但在缺少氧气时,一部分碳不能完全燃烧而产生CO。冬天室内门窗一般都很封闭,此时室内氧气含量有限,煤炭燃烧一段时间后,氧气不足,最容易产生CO。
何为一氧化碳(煤气)中*
当煤燃烧不完全时会产生一氧化碳(煤气),煤气中*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常在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睡眠中不知不觉侵入人的呼吸道,通过肺泡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并散布全身,造成中*。
这种煤气被人吸入肺中,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液失去运送氧气的能力,造成人体组织缺氧,发生一系列中*症状:轻度的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四肢无力等;中度或严重者可出现昏迷、虚脱,常可并发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心律紊乱等,甚至危及生命,造成死亡。家庭中煤气中*主要指一氧化碳中*、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天然气中*。
哪些情况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
(一)冬天用煤炉取暖,门窗紧闭、排烟不良。
(二)煤炉没有烟囱或烟囱闭塞不通。
(三)烟囱正对风口,煤气逆流入室。
(四)室内无通风设备。
(五)液化灶具漏泄、煤气管道漏泄。
(六)使用燃气热水器并与浴室建在同一屋内。
(七)长时间停车时开空调。
如何区分煤气中*程度?
轻度中*:中*时间短,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为10%~20%。表现为中*的早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
中度中*:中*时间稍长,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占30%~40%,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困倦乏力、虚脱或昏迷等症状,皮肤和粘膜呈现煤气中*特有的樱桃红色。
重度中*:发现时间过晚,吸入煤气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常在50%以上,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会很快死亡。
02
预防知识
一氧化碳(煤气)中*的预防
1.居民在安装炉具时,要检查炉具是否完好,如发现破损、锈蚀、漏气时,要及时更换修补,使用煤气前应确定是否漏气,注意检查连接煤气的橡皮管是否松脱、老化、破裂。一定要使用煤气专用橡胶软管,不能用尼龙、乙烯管或破旧管子,定期请专业人员检查燃气管道、炉灶、燃气和燃油器械的安全性。
2.使用煤炉做饭,或用炭火锅刷肉、烧烤用餐时要注意及时通风,不要密闭门窗。
3.如入室后感到有煤气味,应迅速打开门窗,并检查有无煤气漏泄或有煤炉在室内,切勿点火。
另外,有煤气或者液化气的家庭最好安装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器,当周围出现煤气或者液化气泄漏时,可以及早采取避险措施。
0
急救方法
一氧化碳(煤气)中*的急救
1.立即打开门窗通风,迅速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卧床休息,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若有煤气则应关闭煤气灶开关,将煤炉抬到室外。
2.检查病人的呼吸道是否畅通,发现鼻、口中有呕吐物、分泌物应立即清除,使病人自主呼吸。
3.对呼吸浅表者或呼吸停止者,要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方法是:
①让病人仰卧,解开衣领和紧身衣服,术者一手紧捏病人的鼻孔,另一手托起病人下颌使其头部充分后仰,并用这只手翻开病人嘴唇;
②术者吸足一口气,对准病人嘴部大口吹气,吹气停止后,立即放松捏鼻的手,让气体从病人的肺部排出;
③如此反复进行。频率成人每分钟14至16次,儿童18至24次,幼儿30次,直到病人出现自主呼吸或明显的死亡征象为止;
④对有昏迷或抽搐者,可在头部置冰袋,以减轻脑水肿;
⑤对昏迷不醒者,可以手指尖用力掐人中(鼻唇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十宣(两手十指尖端,距指甲约0.1寸处)等穴位;
⑤对意识清楚的病人,可给饮服浓茶水或热咖啡。
4.观察病人变化,对轻度中*者,经数小时的通风观察后即可恢复;对中、重度中*者应尽快向急救中心呼救,医院的途中,一定要严密监测中*者的神志、面色、呼吸、心率、血压等病情变化。
5.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护人员。
此外,在现场抢救病员时,抢救者个人必须配戴有效的防护口罩或面具,以防自身不测。同时切记在充满煤气的房间内,千万不要用任何电器,否则容易引起爆炸。
每个家庭成员的安全牵动着全家人的幸福
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
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
在此
南浦幼儿园温馨提示大家
一定要有预防一氧化碳中*的意识
防患于未然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