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东中山一位妈妈听信所谓“偏方”,给三个年幼的儿子喝了“下火神水”——腌制了三年的“冬瓜水”,随后仨娃相继口唇青紫、恶心呕吐,送医时已全身变成蓝色,医生当即判断,患儿是“亚硝酸盐中*”。这条关于“下火神水——冬瓜水”的新闻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
小编走访了解到,原来东莞不少人家中都珍藏有冬瓜水,而且不少老人认为,饮用“冬瓜水”对治疗喉咙痛、中暑、发烧有奇效,而且,藏的年份越久,越有效。殊不知,这样的“冬瓜水”可能会夺命。
这个玻璃瓶中装的就是冬瓜水
不少老人把“冬瓜水”当宝
视频老人:“以前小朋友发烧好几天退不了烧,大人就会给孩子喝点这个冬瓜水,听说效果都很好的。我老爸以前也做过冬瓜水,左邻右舍都会问他要一点回家备着。肯定有效果啦,浸冬瓜水一定要放置好几年才能用的,如果没有效果大家就不会做了。”
小编走访时发现,东莞很多老一辈喜欢自制冬瓜水,有些老人家里珍藏的冬瓜水放了三五年,有些甚至已放了七八年了。
厚街溪头大伯在小巷里放有两瓦罐冬瓜水
厚街社区60多岁的王姨家中也有一缸“冬瓜水”。这缸“冬瓜水”是王姨自制的,王姨说,“坊间流传‘冬瓜水’”要讲究年份。像这瓶冬瓜水,才一年的,就会有石灰一样的味道。年份越久,冬瓜水的味道越淡,如果有十几年以上的冬瓜水,那几乎是没有难闻的味道。”
除了老一辈人喝“冬瓜水”,厚街很多80、90也表示喝过。
医生说法:建议不要饮用“冬瓜水”
医院急诊科医生张新斌说,因为腌制的“冬瓜水”中含有硝酸盐,会还原为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与人体血红蛋白中铁元素作用下,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这类血红蛋白能抑制正常的血红蛋白携带氧和释放氧的功能,因而致使人体组织缺氧,表现为全身青紫。
亚硝酸盐中*的潜伏期长短不等,视摄入亚硝酸盐的数量、浓度而定。长者有1~2天,短者仅10分钟左右。通常中*的儿童最先出现症状,表现为发绀、胸闷、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头晕、头痛、心悸等。
中*严重者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心率变慢、心律不齐、烦躁不安、血压降低、肺水肿、休克、惊厥或抽搐、昏迷,最后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民间偏方不可尽信民间流传着不少治病的土方
但这些土方
有时真的害人不浅
小编也曾报道过多次!
↓↓↓
4岁男童普通发烧家长强行“蒸足”致深度烫伤患儿感冒发烧,
有的家长竟然迷信偏方,
强行给患儿蒸足,
结果造成深度烫伤。
医院烧伤科透露,
近期已接诊了两例类似原因
造成的患儿烫伤。
东莞一对父母信偏方在出生4天的婴儿身上扎孔去年8月7日晚,医院接到一个紧急送院的新生儿小*,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全身竟然有不少针孔!
原来是婴儿的父母听信偏方治疗,自行实施针灸,非但没有效果,反而导致婴儿生命垂危。幸好医生及时实施手术,婴儿才被抢救过。
东莞父母酒精擦身1岁男童死亡年上6月13日,东莞一名1岁男童被医院抢救。紧急抢救一夜后,医院死亡,医生透露死因是孩子父母用工业酒精擦身想让他退烧。
东莞2岁男童满身针眼命悬一线年11月,医院收治了一名2岁大的男童,身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针眼,怀疑是奶奶是用土方法为他治病,结果耽误了病情不说,还险些送了自己孙子的命。
生活中针对不同的小症状,
总有各种应对的小偏方,
但有些小偏方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家长应该擦亮双眼,
不要迷信那些荒诞的手段。
记住,这些偏方不靠谱
↓↓↓
发烧捂汗降温发烧了盖上棉被捂汗,可能导致两种结果:
一、如果不出汗,体温会被“捂”得越来越高,体温的攀升会给心脏等器官造成极大负担,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二、如果捂出了汗,大量汗液的蒸发会带走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导致体力虚弱,出现虚脱。
正确做法:当体温在38.5℃之下时,可以用温水擦浴等物理方式来降温,同时少量多次地喝些热水,帮助身体散热。在补水和物理降温双管齐下的同时,遵医嘱适当使用退热药物,达到降温的目的。
流鼻血时仰头流鼻血仰着头会让血流入呼吸道,造成窒息;若是外伤后流鼻血,很可能是颅底损伤流出的脑脊液,堵塞鼻子可能导致颅内感染。
正确做法:坐下来身体稍微前倾,张开嘴巴,用嘴呼吸;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朝后脑勺方向挤压十分钟,以稍有痛感为宜;如流血不止,应立即就医。
鱼刺卡喉立马拍背吃饭卡了鱼刺,或者被异物呛到,拍拍背、大口吞咽馒头米饭,希望能把异物“带下去”。这些做法都很“玩命”,很容易让异物越陷越深,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正确做法:出现异物卡喉后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海氏急救法:
站在患者背后,用两手臂环绕患者的腰部,一手握拳抵住肋骨下缘与肚脐之间,另一手抓住拳头;
快速向里向上挤压,形成一股冲击性气流,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冲出,重复至异物排出。
烫伤后使用牙膏烫伤后涂抹牙膏是错误的行为。牙膏很容易使渗出液积聚,滋生细菌,发生感染。虽然有些牙膏对较轻烫伤有一些作用,但牙膏并不能改变血管的通透性,也不能保护伤口。
正确做法:针对烫伤,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冷水浇,让体表受伤的部位降温。
转发给家人朋友看看!
更多新闻
紧急排查!这种*玩具风靡东莞校园,含有硼砂!千万别给孩子买
带被子通宵排队、千人面试!东莞幼升小的场面太火爆了…
出品: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中心
来源:厚街发布、东莞阳光网
图文编辑:汪慧君
值班主编:汪慧君
时报君、zijin
觉得不错,点个赞再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