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意外保险,顾名思义,人身发生了意外事故,保险公司就进行赔偿。但事实上,很多投保了意外保险发生意外的时候,并不能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
Why?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大众消费者对“意外事故”中的“意外”有些误区。
针对这些误区,我整理了一些资料,咱们先看下大纲~~
一、意外伤害的定义
二、定义四大要素解说
三、常见免责情况具体分析
四、如何选择意外险
1
一
意外伤害的定义
①必须有客观的意外事故发生,且事故原因是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
②被保险人必须因客观事故造成人身死亡或残疾的结果。
③意外事故的发生和被保险人遭受人身伤亡的结果,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1
二
意外伤害的四大要素
A.外来的:指伤害的原因为,被保险人自身之外的因素作用所致,使得人体外表或内在留有损害迹象。
①物理性外商方面:包括但不仅限于碰撞、摔砸、咬伤、烫伤、冻伤等因素所致
②化学性质损伤:包括但不限于酸、碱、煤气等因素所致
B.突发的:指人收到猛烈而突然的侵袭所造成的身体伤害——伤害的原因与结果之间需要具有直接、瞬间的关系,如:交通事故中的撞车,天空坠落物体的砸压等引起的伤害,死亡则是突发的,瞬间完成的。
C.非本意的:是指非当事人所能预见,非本人意愿的不可抗力事故所导致的伤害,对于伤害的结果是意外。
D.非疾病的:是指损害的造成不是由被保人身体本身的因素或疾病引起的。如:自己饮酒过度导致酒精中*,心脏病/心脑梗导致的猝死,长期在恶劣环境下工作造成的职业病等都是因为自身的因素。
当案件同时满足上述四个条件时,才会被判定为意外伤害的责任范畴。
1
三
常见免除责任条款解说标题
免责一)妊娠、流产、分娩
怀孕期间风险性比较高,一般寿险和健康险都明确地将怀孕期间引起的各种事故和疾病列为除外责任。
所以对于孕妇来说,想要得到更全面的保障,可以考虑生育险、高端医疗险、母婴险等。
免责二)猝死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猝死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从发病到死亡多长时间才能认定为猝死?目前尚无公认的统一标准,一般认为1小时到6小时内,也有认为24小时和48小时内的。
目前有部分产品已经可以附加猝死责任了。
免责三)个体食物中*
食物中*如果符合非本意的、外来的、突发的、非疾病的事件,可以进行相应的理赔申请。
但因为个人体质问题引起的食物中*(比如细菌感染的食物中*引起肠胃疾病),则不在意外险的赔偿范围内。
但对于集体食物中*(3人及以上),尤其经媒体报道的食物中*case,可视为意外事故。
免责四)中暑、高原反应致死
这两类死亡原因看起来无比接近意外,但却被意外险拒之门外。
中暑,可以说是一种疾病,主要是和患者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有关,其实预见以及避免,属于内在因素。
高原反应的缺氧,也是可以预知的,从根本上说不符合突发的不可预见这一定义要素,与自身身体素质也有一定关系。
很多情况下,保险公司除外责任的条款,其实更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交易公平。
银保监官微曾有个比喻:比如被时速80km\H的汽车撞飞,所有人的伤亡概率基本一致,那么此风险可保。但被40°C的温度直射半小时,有的人可能就挂了,有的人可能还想再晒晒,反应情况相差过大,那么这个风险对消费者就不公平了,也就不保。
免责五)投保人的故意行为、被保人自杀、故意行为导致的打斗或被杀
故意行为,这个好理解。首先故意致使被保人身故,属于犯罪,犯罪行为在保单时效中都是免责的。如果自杀也属于意外,这么高杠杆,保险公司面不得赔穿裤兜啦?
有人会问,为什么寿险可以承保自杀,而意外险不保?
寿险一般会规定2年内自杀免责。大概很多人对这个2年表示疑惑,业内人士是这样回答的:“如果一个人有自杀的念头,到付诸行动,绝大部分不会超过两年。”
寿险的保费也相对意外险要贵一些。
免责六)手术意外
因为疾病而做的手术,被保人及其亲属事先已知道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不符合“非疾病、突发的、非本意的”条件,所以手术中出现了意外,这个不在保障范围内。
免责七)潜水、攀岩探险身故
“从事潜水、跳伞、攀岩运动、探险活动、武术比赛、摔跤比赛、特技表演、赛马、赛车”等属于高风险活动,由于风险率高,很多保险产品是直接拒之门外的。
当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有些保险公司也会包含一些高危运动项目,但一般对投保人有严格的限制,且在标准保费的基础上也做了很大的提高。
1
五
如何选择意外险
可根据自身的风险来考虑:
1、加班熬夜人群,突发疾病的概率远远高于普通人,考虑带猝死责任;
2.没有医保的人群,侧重住院津贴,至少能补贴一点暂时不能工作的小段时间收入;
3.经常搭乘飞机的商旅人士,选择航空意外额外赔付保额的产品,杠杆超高;(其实我认为选择好综合意外险,对于常在天上飞的人来说,可以省好多年的意外险保费啦~)
4.全球旅游时,选择全球通赔的意外险(包括即时意外医疗、紧急救助服务)
5、上下班乘坐公交车的上班族,很多意外险公共交通意外可多赔一倍保额~
6、好动的儿童,选择儿童综合意外险,一定要意外伤害和意外医疗保障;
7、老年人,摔跤、发生碰撞、骨折的概率远远比年轻人高,可侧重住院津贴以及意外伤残赔付。
最后,给大家出个思考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