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
11月25日
在杭州市钱塘区下沙街道
七格小区一房屋内
有4人因一氧化碳中毒
截至26日
已致2死2伤
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
据了解,事发地点是杭州市钱塘区下沙七格小区某幢3楼,该住户还在1楼经营一家烤肉拌饭快餐店。邻居猜测,可能是他们在烤木炭取暖出的事,或是这户人家可能把饭店没用完的煤块拿回家取暖,结果……
冬季来临
煤炉、燃气灶、车用空调等
各种取暖用品
开始频繁出现在大家的生活中
但是,我们在享受这些温暖的同时
一定不要忽视一个“隐形杀手”
那就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在生产和生活环境中,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汽油、柴油、煤炭、木炭、柴火等含碳物质在氧气(空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不完全,都可产生一氧化碳。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多倍,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很慢。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时,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二、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1、轻度中毒:一般中毒时间较短,最初感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晕厥。一般神志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消失。
2、中度中毒:中毒时间稍长,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困倦之力、虚脱或昏迷等症状,皮肤或呈现一氧化碳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搐、昏迷。
3、重度中毒:发现时间较晚,吸入大量一氧化碳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大小便失禁、四肢发凉、瞳孔放大、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停止。大多数会遗留后遗症如痴呆、肢体僵硬、瘫软、心律失常。
三、哪些场景下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1、燃烧煤炭:燃烧煤炭取暖、使用烧炭火锅等。煤炭容易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如果房间密闭,通风不畅,很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2、使用燃气热水器:有些家庭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了洗浴间里,燃气不完全燃烧,如果时间过长,一氧化碳容易蓄积,加上天冷关窗,通风不畅,导致中毒发生。热水器或灶具安装不规范,如私接私装后未经煤气公司检验就擅自使用,或使用质量低劣的煤气器。灶具在燃烧时被吹滴溢熄、开关启闭不当、胶管老化脱落等。
3、汽车废气:有些人喜欢在车里开着空调睡觉,而此时汽车发动机怠速空转时,汽油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大量含有一氧化碳的废气,废气通过汽车的空调入风口进入车内,引起中毒发生。
四、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1、用煤炭取暖的住户,居室内火炉要安装烟囱,烟囱结构要严密,排烟排气良好。没有烟囱的煤炉,夜晚要放在室外,空气湿度大、气压低的天气应格外注意,室内窗不要封闭过严。
2、使用管道煤气时,注意检查连接煤气灶具的橡皮管是否松脱、老化、破裂、虫咬,防止漏气。
3、使用热水器、煤气灶具之前应闻闻有无煤气味,确定是否漏气,切勿安装于密闭浴室或通风不良处。在使用天然气热水器时不要密闭房间,洗浴时间避免过长,不超过20分钟。
4、不要在密闭的室内使用烧炭火锅、点炭火盆。5、开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车在停驶时,不要过久地开空调机;即使是在行驶中,也应经常打开车窗,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感觉不适时立即停车休息;驾驶或乘坐空调车如感到头晕、发沉、四肢无力时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
6、有条件下,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地方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一氧化碳报警器是专门用来检测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装置,能在一氧化碳浓度超标的时候及时地报警。
五、遇到一氧化碳中毒该如何处理?
1、闻到有煤气味后,不开灯、不接触门铃、不点明火,防止发生爆炸。救护者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关闭煤气/燃气灶具、热水器阀门、熄灭炭火等设备。
2、进入现场后,立即将门窗打开。迅速将患有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并发症发生。
3、确保呼吸道通畅对神志不清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4、拨打急救电话,将中毒者尽早医院抢救。
5、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六、有关一氧化碳的认识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只有烧煤才会引起中毒
实际上,凡属含碳的燃料,在缺氧而不能充分燃烧时,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无论是烧汽油、煤油、普通木炭、还是“环保炭”。
误区二:门窗上有缝隙不会中毒空气比重为1,一氧化碳比重为0.,如果门窗缝隙处于低处,一氧化碳也不容易排出。
误区三:没有煤烟、臭味不会中毒一氧化碳本身是无色无味的,很难让人察觉,如果此时门窗紧闭形成密闭空间,人在里面极易一氧化碳中毒。在家烧木炭取暖时,睡前应将其熄灭并移至室外。
误区四:炉边放盆清水可预防中毒一氧化碳极难溶于水,并不能起到预防效果。
误区五:醋和酸菜汤能救中毒病人对于一氧化碳中毒尤其是处于昏迷状态的病人,硬往嘴里灌醋或酸菜汤,容易呛入肺内,阻断肺泡气体交换,致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原标题:《安全视界
痛心!一家4口中毒,2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