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内操作大量乙炔气时应注意室内不可有明火室内不可有产生电火花的电器。
乙炔分子结构:C原子以sp杂化轨道成键、分子为直线型的非极性分子。
乙炔性质:无色、无味、易燃的气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乙炔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起加成、氧化、聚合及金属取代等反应,能使溶液的紫色褪去。
常见考题:
实验室内使用乙炔气时,说法正确的是:A、室内不可有明火,不可有产生电火花的电器B、房间应密闭C、室内应有高湿度D、乙炔气可用铜管道输送
正确答案:A。
解析:乙炔是一种具有爆炸性的危险气体(可燃性气体),乙炔俗称电石气,结构简式HC≡CH,是最简单的炔烃,化学式为C2H2,在常温常压下,乙炔是无色的气体。当温度在℃以上或压力在0.15MPa以上时,乙炔遇火即发生爆炸,乙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而成的气体也具有爆炸性,只要遇到高温,静电火花及明火时,就会发生爆炸。
实验室制取乙炔一般是用电石(CaC2)与饱和食盐水反应可制得乙炔,实验推导和使用到的化学方程式:CaC2+2H2O=Ca(OH)2+C2H2。但是碳化钙和水的反应很快,如果在实验中加入大量的水则会导致反应太快,很难人为控制,所以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实验室选择使用饱和食盐水使反应速率减慢,这样就能得到平稳的气流。
该实验的实验装置为:
碳化钙是非常硬的石头,和水反应太快,所以不能用启普发生器,这个反应放热太多,启普发生器不能受热,而该实验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会堵塞启普发生器的空隙,且制取乙炔的反应很快,使用启普发生器容易把生成的液体带进产物中。
资料扩展
实验室制取乙炔如果操作不慎或意外吸入乙炔的后果:
乙炔气体本身是没有毒性的,类似氢、氮对人体的影响,是一种窒息性的气体,若空气中乙炔浓度达到20%以上时,由于空气中氧含量的减少会使人感到呼吸困难或头昏。乙炔浓度达40%以上时,人会产生虚脱。此外乙炔还有阻碍氧化的作用,使脑缺氧,引起昏迷麻醉。乙炔中含有较多杂质时(如硫化氢、磷化氢等)则中毒症状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