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研学旅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活动方式中“考察探究”的一种活动方式。要进行研学旅行活动,就要走出学校,这就涉及到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其中安全问题是头等大事,也是制约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预防为重、确保安全”是研学旅行的基本前提,所以一定要把安全问题作为第一要素来考虑。
一、政策层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各行各业从事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了研学旅行安全的基本指导方针,原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对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具体规划指导意见。
二、研学旅行安全的基本理念:
确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坚持制度为先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的理念;研学旅行安全工作机制则为:建立分级响应机制,实施分类处置机制,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建立安全责任认定机制,建立安全责任追究机制。
三、安全考察范畴:
在深入了解政策层面关于研学旅行安全的知识后,作为一名合格的研学导师,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考察研学目的地的研学旅行安全保障能力,看看研学旅行目的地有没有结合自身营地、基地、景点的特点,建立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衔接的安全管控制度、措施,内容包括了研学服务接待、安全、投诉、环境卫生等方面,涉及服务设施、医疗救护、日常管理、服务质量等各个环节,能够保证研学活动在目的地的安全有效进行。
四、安全工作考察重点:
要着重考察研学旅行目的地是否建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是否有安全预警机制;是否有完备的医疗救治系统;是否针对研学旅行制订了相关的安全预案。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该地点才可以纳入研学旅行目的地的范畴。
五、安全工作预案:
根据研学旅行工作的特质和课程资源地的基本情况,常见的研学旅行应急预案可分为以下类型:地质与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交通事故应急预案、人员走失应急预案、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突发疾病应急预案、意外伤害应急预案、暴恐袭击应急预案、财物失窃及证件丢失应急预案、中小学生出现心理疾病应急预案。一份完整的安全工作预案应该包括:预案编制的基本理念、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突发事件处理工作领导小组、人员构成、分工、岗位职责)、应急预案启动条件、应急事件的处理程序及操作流程、事故调查、保险理赔程序及善后处理、事故总结及责任追究。
研学旅行的课程化推动了研学旅行行业的快速发展,风险因素在不断增加且不断变化,研学旅行的组织者必须深刻认识风险管控的重要性,掌握风险管控的方法,能够随着风险因素的不断变化及时调整风控措施,减少和控制风险带来的影响,力争将损失控制在预定范围之内,从而实现研学旅行活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想学习掌握研学旅行中的安全风险办法吗?敬请参加云成长研学12月25-26日北京研学导师岗位技能提升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