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16时26分
广东佛山有人被困下水道
事发后,消防员及医护人员迅速到场救援
经过全力施救,被困者已转移至安全区域
经初步调查
事发现场为雨污分流工程
当天下午施工人员,在下水道作业过程中
1名工人被困,另2名工人在协助脱困过程中
疑因吸入气体出现身体不适
3医院救治,其中1名工人经全力抢救
于1月7日凌晨3时许死亡
另2医院进一步治疗中
有限空间看似“相貌平平”
但却是隐形杀手槽、罐、窨井等各类有限空间
易出现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
和氧含量不足
导致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事故
以下是相关案例
↓↓↓
一
年7月10日,云南昭通一村民在自行清理畜禽粪污过程中,被困畜禽粪污溢流池,其父亲等五人先后下到池中施救一同被困。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立即赶赴现场实施救援,6名被困人员中,4人被救出时已无生命体征,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
年5月1日,江西一村民在自家果园肥料池检查时,由于沼气中毒晕倒,随后其亲属5人施救不当相继中毒,共造成5人死亡、1人受伤。
三
年11月15日,四川发生一起农村家庭沼气意外事故,造成4人死亡。经调查,事故系一村民在自家窖池腌制猪草发生沼气中毒,该村民的3位亲属发现后盲目下窖池救援,全部沼气中毒,导致4人抢救无效死亡。
污水井、地窖、地下室、化粪池、管道
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地点
还有另一个“身份”——有限空间
一、什么是有限空间?准确辨识有限空间,避免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受限但人员可以进入,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分为地下有限空间、地上有限空间和密闭设备三类。
第一类:地下有限空间,如地窖、涵洞、地坑、污水井、电力井、热力井、燃气井、通信井、沼气池、化粪池、污水池等。
第二类:地上有限空间,如酒糟池、发酵池、腌渍池、粮仓、料仓等。
第三类:密闭设备,如船舱、贮(槽)罐、塔(釜)、锅炉等。
二、有限空间高发事故主要特点:?事故伤害类型主要是中毒和窒息,引发事故的有毒有害气体以硫化氢、一氧化碳为主
?事故发生呈现季节性特点,每年的3月至10月为事故易发期
?未落实作业审批制度,作业人员在未通风、未检测的情况下进入有限空间
?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对有限空间可能产生的危害视而不见?盲目施救造成的事故扩大现象尤为严重
三、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常见的错误认知:?“我”没有闻到或看到任何危险,进入没问题吧
?“我”只是探头进去看看,不是真的要进去
?“我”进去就看一眼,很快就出来
?“我”都检查过了,没问题了,可以不用测试仪器
?一旦出事,捏住鼻子、屏住呼吸不就逃出来了
四、有限空间的有什么隐患?有限空间作业极易发生中毒、缺氧窒息或燃爆等事故。
1、中毒事故
有限空间内存在或积聚的有毒气体,作业人员吸入后会引起化学中毒,甚至死亡。引发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的典型物质有:硫化氢、一氧化碳、苯和苯系物、氰化氢、磷化氢等。
2、缺氧窒息事故
有限空间内含氧量低于19.5%时,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缺氧窒息事故。引发有限空间作业缺氧窒息的典型物质有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氩气等。
3、燃爆事故
有限空间中积聚的易燃易爆物质与空气混合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若混合物浓度达到其爆炸极限,遇点火源就会发生燃爆事故。有限空间作业中常见的易燃易爆物质有甲烷、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以及铝粉、玉米淀粉、煤粉等可燃性粉尘。
4、其他安全风险
有限空间还可能存在淹溺、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灼烫、坍塌、掩埋和高温高湿等安全风险。
五、有限空间作业要注意什么?“审批、检测、通风、防护”,一个都不能少!
1、作业审批
有限空间作业前,审批负责人应对作业方案、人员和设备等进行审批,并签字确认,未经审批不得擅自开展有限空间作业。
2、气体检测和通风
作业前,应在有限空间外对有限空间内气体进行针对性检测,应至少检测氧气、可燃气、硫化氢和一氧化碳。气体浓度不合格的,必须对有限空间进行强制通风。通风后,应再次进行气体检测,检测结果合格方可作业。
3、安全作业
在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度、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等符合要求后,作业现场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4、实时监测与持续通风
作业过程中,应对有限空间作业面气体进行实时监测,并持续进行通风。
五、作业监护
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监护人员应在有限空间外全程持续监护,不得擅离职守。
六、异常情况紧急撤离
作业期间,作业人员应保持高度警觉,一旦出现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应立即中断作业,撤离有限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