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但很多时候是飞来横祸躲都躲不掉。
11月6日,东莞市一男子坠楼自杀,刚好砸中取件的快递小哥,两人当场死亡。当天记录显示,小哥已经送了几十单,足迹遍布东莞……他妻子说,丈夫很能吃苦,近几个月来很忙都没休息,家里有个2岁的宝宝。
努力工作的快递小哥,一心想着多赚点钱补贴家用,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终止了脚步。
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所以我们要配置意外险提前转移风险。
但意外险看似很简单,发生意外就能赔,可其中的坑还真不少。
下面我们将从意外险的定义与意外保障责任逐一排雷,一文让您看清意外险的所有套路。
01意外险定义的坑
坑点:你认为的意外,不一定就是意外险规定的意外!
意外险所规定的意外:是指受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意外事件造成的伤害或身故。
基于这个定义很多看起来像“意外”的事件,意外险其实并不保。
最常见的就是猝死,虽然猝死大多都很突然,但意外险明确不保猝死。
医学上管猝死叫“心源性猝死”,是由心血管病疾病导致的,并非是外界意外事故。
不过因为市场需要,有些意外险也带有猝死责任,把猝死保障附加到条款里面了,相当于买了两份保单:一个意外险,一个猝死保险。
同理,比如一个人因癫痫发作导致高空坠落身故,意外险也不赔,理由还是一样,事故发生的诱因是疾病。
夏天中暑、去西藏发生高原反应等等,这些事故虽然挺让人意外,但都不能叫“意外”。
02意外险责任的坑
意外险的保障责任一般有三大块:意外身故,意外伤残,意外医疗
1、意外身故:因为意外死亡,可直接赔付保额。万保额,就赔万,50万保额,自然赔50万。
坑点:巧立名目,夸大身故保额
家里的经济支柱配置意外险,身故保额当然越高越好,但是,有些号称“百万意外险”,会在这里挖一个坑。
它们的套路是给一个较低的“一般身故保额”如10万,然后特定场景下的身故有不同的保额,如
火车、汽车意外身故,赔10倍保额,即万飞机航空意外赔20倍,万自驾车、网约车赔50万……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保险人群意外伤害风险研究报告》,前十位意外伤害风险原因排名如下:
可见虽然最高可以赔万,但这种概率太低了,像失足坠落、高空坠物、行人被车撞等等更高发的一般身故,只赔10万,起不到保障作用。
另外,因为跌倒坠落的理赔案件太多,一些产品直接把高空着落的保额砍半、甚至直接不保坠落!大家购买时条款一定要看好!
2、意外伤残:因为意外残疾,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按不同比例的保额赔付保险金。
一级伤残最严重,全残如植物人、高位截瘫等等,赔%保额;十级伤残最轻,赔保额的10%
坑点:伤残不分级,全部赔10%的保额。
这个不用多说,本来伤残保险金是按伤残等级赔付的,但有的产品规定:只要不是身故、全残,其他的伤残都只赔10%的保额,你买万保额的意外险相当于10万,这个就坑了。
3、意外医疗:因为意外产生的医疗费可以报销。
大部分意外都没有到非死即残的地步,像摔倒骨折,猫抓狗咬等,不是大事,但也要花点钱。所以意外医疗反而是最常用的责任。
选购时一定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