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道分发的气体意外中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溺水烧烫伤吞食异物误服药物暑期的家
TUhjnbcbe - 2024/9/11 22:01:00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杨茜通讯员祝姚玲淅淅沥沥,雨帘密密。又闷又潮的空气,让人平添几分焦躁。周一上午,浙大儿院急诊,虽然湿湿嗒嗒,但每个人的脚步都快了些。“早上8点多,孩子翻白眼,然后开始抽搐。”奶奶搂着贴着退烧贴的小孙子,爷爷在一旁干着急。“宝宝也不知道吞了什么东西进去,拍片前医生说得先灌肠。”年轻的爸爸抱着熟睡的宝宝,掀开尿不湿,等着护士操作。杨茜摄“他从沙发上摔下来,磕到头了,流了好多血,现在就简单包扎了一下,我还是不放心。”妈妈吃力地抱着小胖墩,男孩衣领血渍斑斑,不哭也不闹。……预检分诊台的护士有条不紊地处理着这些突发状况,将家长们安抚分流到具体科室。“暑假高峰还没到,这些意外就提前来了。”护士们感叹。数据显示,在我国,意外伤害已经成为了儿童伤亡的“第一杀手”,而暑期是一年中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期。溺水、烧烫伤、吞食异物、误服药物……暑期安全的案例往往触目惊心。暑假来临,神兽归笼,作为避风港的家,也是暗藏危机。国内外调查数据显示,近60%的儿童意外伤害都发生在家里,这一数据颠覆了很多家长的认知。如何避免儿童出现意外伤害?一旦发生意外如何做好急救处理?潮新闻·钱江医院,邀请了多位专家,总结出一份《暑期儿童安全手册》,为家长们支招。杨茜摄1岁宝宝误服蚊香液身亡藏在家中的“毒品”还有这些浙大儿院急诊科主任吴秀静奔波在抢救室和留观室里,手机上随时监控着新进来的患儿。看着慢慢上涨的人数,医院申请,增加了安保。“根据以往的经验,暑期的两个月会迎来就诊高峰,急诊大厅里乌泱泱的都是家长孩子,我们都要忙起来了。”她大致统计了一下,暑期的急诊量相较平常,会增加10-20%,除了感冒发烧之外,大多以意外伤害为主。“年年科普,但是年年都在发生,意想不到,令人痛心。”一起悲剧就发生在前几天。随着蚊子出没,家家户户做起了防蚊措施。一岁多的明明,白白胖胖的身体被蚊子叮咬出了一个个的大红包。家里也用上了电蚊液杀蚊。刚刚学会走路的明明,趁着没人注意,摸到蚊香液边上,仰头喝了一口。结果就开始哇哇大哭,还出现了呛咳、呕吐。家人发现时,明明开始剧烈抽搐,小脸憋得发紫,惊慌失措的父母医院。医院时,明明已经完全失去了意识,呼吸、心跳都极其微弱。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抢救等一系列抢救工作,并采取药物控制抽搐、缓解脑水肿以及维持内环境和循环稳定的治疗。但遗憾的是,孩子病情持续恶化,出现了严重的脑水肿和脑疝。最终,明明不幸离世。“菊酯作为蚊香液的核心成分,其实是一类能够有效杀死蚊蝇的农药,具有较强的神经毒性。一般来说,蚊香液气化之后扩散到空气中,由于剂量较少,危害较少,对于除婴儿、孕妇和老人之外的普通人群来说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一旦是液体状态被误服入消化道后,危险就急剧增加,孩子将面临严重的死亡风险。”药物中毒,也是近年来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吴秀静介绍,除了蚊香液,低龄的孩子因为好奇,误食了大人的药物、洗衣凝珠、管道疏通剂等,层出不穷。所以她再三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将可能存在高风险的实物妥善存放,不用时最好锁在柜子里,照护孩子时尤其是婴儿,不能让孩子离开视线。杨茜摄好奇宝宝在家中“探险”溺水、异物、烧烫伤让孩子“危机四伏”暑期,好奇心旺盛的孩子们喜欢在家中“探险”,殊不知,危险就在身边,而且比家长们想象得要多。比如溺水。在我国,溺水位于儿童致死原因的前两位,其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城市不比农村,虽然河流、池塘较少,但是泳池发生溺水的事故每年都在发生。去年夏天的一个周末,浙大儿院就接到了两名在泳池溺水的男童,一名5岁,一名7岁。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浙大儿院PICU都会接到约20例的溺水事故,掉进河流、池塘里还有阴沟里的占据多数,而游泳池在近几年也成为溺水的一个高发地。“不同年龄组儿童溺水地点有所不同,出乎很多家长意料的是,对于婴幼儿来说,并不是水多深才会发生溺水,就算是一个小木盆、浴缸,只要一头栽下去呛到水,或水面盖过口鼻就有可能发生溺水。”吴秀静解释。再比如吞食异物。吴秀静介绍,大孩子发生异物卡喉的情况,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见的,在临床中更多见的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以1-2岁年龄组为高峰。异物以固体食物为主,坚果居多,如花生米、核桃仁、瓜子、青豆、开心果、板栗、腰果、南瓜子、蚕豆、黄豆、香榧肉、玉米等等;除了食物以外,孩子在玩耍过程中接触的物品亦可发生呼吸道异物,如硬币、玻璃珠、纽扣、笔套和玩具等。“就连耳钉、发卡、缝纫针我们都遇到过,真的是五花八门,所以家长们得提高警惕。”还比如烧烫伤。大部分家长都知道把家里热水瓶、水壶等物品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但其实家中的隐患远远不止这些。餐桌上使用孩子能拉扯到的桌布,平时会在上面放上热水热汤;给孩子洗澡时直接开热水;发热的灯泡放在孩子能接触的地方;电瓶充电时没有远离孩子……这些细节不注意都会导致孩子烫伤。除此之外,车祸伤、高空坠落、蚊虫叮咬、中暑等,在暑期都会高发。吴秀静表示,虽然环境是“危机四伏”,只要家长们绷紧一根安全的弦,主动排除高危因素,给孩子足够的注意力,就能让危险“走开”。“转载请注明出处”
1
查看完整版本: 溺水烧烫伤吞食异物误服药物暑期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