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
咖啡已经变成了
工作生活的“必需品”
提神、提高效率、增加灵感
然而近期
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话题
引发网友热议——
“吸氧比喝咖啡还提神”
没精神了“吸一口”?
女子竟把自己“吸”中毒
不少人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吸氧体验,他们有的是购买了家用制氧机,有的是购买了便携式氧气罐。
社交平台截图
近日,32岁的湖北武汉市民刘女士看到网上“吸氧神器”卖得很火,也跟风购买了4瓶一组的便携式氧气呼吸器,每瓶含量为毫升,氧气纯度≥99.6%。没想到,一周用完两瓶后,她把自己“吸”中毒了。
社交平台截图
由于干咳、胸痛,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她的支气管黏膜水肿,伴散在糜烂,其中部分细胞水肿伴坏死,周围伴纤维组织增生,被确诊为肺型氧中毒。医生分析,正是因为刘女士一周以来高流量、高频次吸氧,造成氧蓄积,累及肺部及其他组织损伤。
亲身体验吸氧:效果并不神奇
为了亲身感受一下,有记者购买了便携式氧气呼吸器,氧气纯度≥99.6%。
按照使用说明书的指示,记者在按压按钮的同时进行深呼吸,不过尝试多次后,并没有感觉到网友所述的明显提神效果。
来源:现代快报
记者留意到,瓶身上注明该产品适用于缺氧人群吸氧使用。在产品链接的评论里,大多数购买者都是有吸氧需求的患者,或者是为去高原地区旅游所准备,也有许多怀孕的准妈妈表示胸闷时会吸氧来缓解症状。
专家:吸氧提神毫无科学依据
“空气里的氧含量足够使用,除了一些特殊病患外,正常人是不需要吸氧的。”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燕表示,吸氧提神益智的说法非但毫无科学依据,甚至可能会对使用者的身体造成一定负面伤害。
氧疗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缺氧性疾病必需的治疗方法之一,居家氧疗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次数,改善运动耐力,预防疾病加重。
一般只有在这些情况下才需要吸氧:
1.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肺炎、气胸、肺气肿、肺不张等。
2.心功能不全:如心力衰竭可使肺部充血,导致呼吸困难。
3.各种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如一氧化碳中毒、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氧气不能由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而造成缺氧。
4.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或颅脑损伤所致昏迷的病人,因中枢受抑制而引起缺氧。
5.其他:如某些外科手术后病人、大出血休克病人、分娩产程过长或胎心音异常的病人等。
王燕表示,长期高流量吸氧可能会导致氧中毒,造成使用者出现恶心、胸痛、呕吐以及较为严重的胃肠道反应等症状。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对脑细胞造成一定损伤,反而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
“一些特殊的病人、运动员,以及普通人到空气稀薄的高海拔地区时,确实需要吸氧,要严格遵照医嘱使用。”
推荐两个不花钱的“补氧”方法
01
开窗通风
建议每隔2小时就开窗通风20~30分钟,保持空气对流,可以很好地提升室内的氧气含量。
02
拍拍脸
连续工作1小时左右可以拍拍脸,能增加大脑供氧。
因为大脑的供血血管是颈内动脉,面部的供血血管是颈外动脉,二者都是从颈总动脉里分出来的。拍脸时,颈外动脉会扩张,带动血流增快,颈内动脉的血流也相应增快,大脑供氧就会有所增加。
劳逸结合才能真正提神
要谨慎使用“另类”提神方法哦
来源丨综合自现代快报、极目新闻、广东卫生在线、我是大医生官微
声明:文章图片用于公益科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生活科普
吸氧比喝咖啡还提神?她把自己“吸”中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