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已经推荐过的这本《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急救指南》,今天刚刚读完。越读越是让人后背发凉,光看书名,很容易误解书中的内容,会以为一提到“急救”,大概都是要命的事,可能十有八九不会发生在身边。
但其实在生活中,人们的许多日常行为都会导致意外或急症的触发。
比如吃隔夜菜的习惯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鱼刺卡喉时许多人会选择用醋或是馒头等食物自以为是地去处理,而不是及时就医;对于不需要做胸部按压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当身体面临急症发作时,常常忽略不计、而是擅自服用止痛药以单纯减缓疼痛感等等。
以上提到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行为,许多急症都会给患者带来难忍的疼痛感,有时是绞痛、有时是刺痛,不同的病症,其痛感也完全不同。最笨的方法就是记录患者疼痛的时间、部位、及伴随症状,使其不要受到更严重的伤害、或是延误其抢救时间,同时及时拨打,等待专业救治,而不是以消除其疼痛感为目的。
止痛药的确能够起到消除疼痛的效果,但更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擅自用药也会隐藏患者的真实病情,延误最佳治疗时间,甚至会给医生诊断增加难度。
误处理导致患者加重病情、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如流鼻血时仰头或是用纸巾、棉花等去堵鼻孔,这样做并不会起到止血的效果,反而使血液倒流,令其流到食道或是胃部、还可能导致误吸、进入气道等,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窒息。
说起这样的案例,大概每个人都能讲出不少被民间疗法“治疗”的真实案例。
对于我们现在依然健康的人来说,这些事情似乎可以当作笑话来分享,但是请记住,不论那些民间疗法传到今天的原因有多么“可信”,我们依然要时刻提醒自己及身边的人,医学、科学一直都在进步。
如果你在某一刻会成为施救者的角色,那么一定要用科学的急救措施去救人。
书中所涵盖的溺水、电击、利器、骨折、撞击、高空坠物所引发的种种意外,在许多人看来似乎和自己扯不上什么关系。
不过,之所以会被人称之为“意外”,也正是因为你无法提前预知它会不会发生、以及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因此提前学习一些急救方法,在关键时刻,定是自救、及挽救他人生命的福音。
除了,对急救知识严重匮乏导致的悲剧之外,书中提到的非人为的意外事件也足够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了。
例如,一个9岁女孩被自行车撞了之后回到家中,其母亲检查了她的头部,由于没有外伤也就没有在意,结果这个孩子在晚饭时因头晕提出想睡一会,却没能再次醒来。
头部碰撞可能会出现外伤、也可能会出现内伤,头部受到撞击后的患者如果因为没有外伤,就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