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召开了年的晚会。
虽然姗姗来迟,但终究众望所归,这档大家都特别期待的关心民生安全的打假节目,一直是国内安全防范的指向标。
孩子特别喜欢的汉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汉堡王的肉质检测,如果亮的是绿灯,表示可以使用;如果亮的是红灯,表示肉质已经过期,不能使用了。
但是汉堡王的员工人为地把红灯改为绿灯,继续把已经不能食用的牛肉汉堡卖给顾客。
不仅是肉质过期,就连面包也问题重重。
面包的包装纸上明确写的保质期是48小时,但是有的面包已经过期了,员工人为地把面包日期往后多改了一天。
有不少食客反映汉堡王的食材不新鲜、汉堡缺斤短两,甚至有顾客吃了食物以后拉肚子。
可以想象,吃到过期面包和变质肉质的孩子会有怎样的后果。
除了曝光的汉堡王,我们还总结了孩子身边潜在的6大安全隐患,请家长们一定要重视。
01高阳毛巾
除了汉堡王,还曝光了高阳毛巾。
很难想象,我们每天用的毛巾的原材料竟然都是一些纺织厂的边角料!!!
我们来看一下,毛巾的生产流程是怎样的:
工厂生产车间有一个配料池,池子里是用来纺毛巾纱的原料,有的上面还沾染着绿色的污渍,有刺鼻的味道,里面的杂质清晰可见。
负责人冯经理告诉记者,这些原料大部分是再生棉。
业内所说的再生棉,指的是一些纺织厂的各种下脚料、碎布片、线头等经过再梳理、再开花,就成了再生棉或者叫回收棉,这种棉花比新的棉花便宜近一倍。
厂子里的旧衣服堆积如山,有毛衣、外套、秋衣秋裤,甚至穿过的内衣、袜子等。
在没有经过任何消毒程序后,经过机器绞碎、几道开花程序,旧衣服重新变成了棉花,同时,产品包装上,依然没有任何警示标志。
这些生产流程,完全违反国家安全相关规定。
很多家长反映,有的时候给孩子擦脸,一擦就会一脸毛。因为这个毛巾本来生产源头就是非常劣质的。
所以,家长以后买毛巾的时候一定要警惕,留意一下生产地,不要贪便宜。
02手机APP-儿童个人信息泄露
今年也报道了手机APP窃取用户信息的安全事故。
昨晚晚会曝光了50款APP,收集用户手机的隐私信息。收集的隐私信息可能包括电话号码、通讯录、短信记录、应用安装列表、传感器信息、IMEI、IMSI、运营商信息等,甚至还可能包含位置数据。
国家网络宣传机构曾经发布过一个安全视频“你以为你发的只是一张照片吗?”分析了家长在网上发的孩子的照片是怎样被不法分子用GPS锁定地址,分析出孩子的私人信息的。
据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公布,~年失踪人,找回人,尚未找回43人,其中朋友圈正是敏感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真是太可怕了。
不久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儿童网络保护的立法。
《规定》自年10月1日起施行,并明确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发布、传播侵害儿童个人信息安全的信息。
对于儿童个人信息的保护,除了要强调网络运营者的责任,还要明确监护人的作用。
所以,以后在下载app的时候,一定要把它的功能全部浏览一遍,看它拥有什么权限,能不允许的就不允许。
03免洗洗手液
疫情期间,每个家庭对洗手液的需求都大大提升,一是为了消毒,二是为了卫生,尤其是带孩子出门,免洗洗手液成了家长出行的不二选择。
但是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免洗洗手液有时也会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危害。
-的5年间,美国毒物控制中心记录了8.5万儿童因误食免洗洗手液而酒精中毒的事件。
更可怕的是,免洗洗手液的燃点非常低,大约只有20℃,是易燃易爆品。
美国威斯康星州近日就发生了一起因免洗洗手液自燃而引发的事故。在一辆车内温度约摄氏35度高温的车辆中,免洗洗手液突然着火,司机座位的侧门遭严重损害。
庆幸的是车内没有人员。
央视《是真的吗》栏目中也做过相关实验。
实验人员将免洗洗手液涂抹在玻璃碗内壁,模拟人体使用洗手液的状态。
然后点火:膨!一个蓝色的大火球出现了,竟然一点就着!
可以想象,如果用了免洗洗手液的孩子不小心接触了火源,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阿尔伯塔省莱斯布里奇市(Lethbridge)的首席消防官希思.赖特(HeathWright)建议:
大家将洗手液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自燃伤到孩子,而且还有要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以免孩子不小心误食造成酒精中毒。
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购买免洗洗手液的时候,重点看一下包装,最好选酒精75%±5%的,太浓的反而不好。
同时家长在使用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靠近明火,例如点蚊香,抽烟,使用燃气灶具时,避免发生意外。
04蹦蹦床
这两年,孩子们越来越喜欢玩“刺激有挑战性”的游戏,蹦蹦床就越来越受青睐。
但是蹦蹦床的危险很多家长却忽略了。
虽然蹦蹦床这种弹簧床上蹦来蹦去很好玩,但是它真的很伤脚踝,有媒体曾做过一个,在蹦床上摔倒后试图站立的实验,实验人员多次尝试后仍然无法爬起来,还差点被踩到:
你想想,一个人到了最低点向上弹起,是处于一个失重状态,冲击力就非常大了,而这样还没有任何安全措施来保护人体。
蹦蹦床出现的事故真的屡见不鲜了:
所以,对这种网红的蹦蹦床游戏,请坚决不要让孩子玩。
05各种网红玩具-磁力珠等
最近网红文具越来越受孩子们的喜爱,但玩具的威胁孩子们却浑然不知,越来越多的孩子正在受网红玩具的荼毒。
磁力珠,可能是最近最火的网红玩具了,该玩具可拼接成各种形状,网传可开发智力。
但是磁力珠颜色鲜艳,又比较小,非常容易被孩子误食。
前不久,晨晨妈妈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购买了余颗磁力珠。晨晨在与姐姐抢夺玩具的过程中将磁力珠吞下。
晨晨被急诊医院,普外二科的医生查看晨晨的病情后判断:
磁力珠已引起肠道穿孔破裂,无法经内镜取出,需手术治疗,于是立即完善术前检查,为晨晨安排了肠切开异物取出术。
看照片真是心疼不已,孩子该有多遭罪啊。
为什么误吞磁力珠后,会引起这么严重的后果?
高志刚主任说,因为磁力珠具有很强的磁性,而且吸附在一起的力道很大。如果孩子只吞了一颗,或是将几颗吸附在一起的磁力珠同时吞下去,还有可能自己排出体外。
如果是先后吞食两颗或两颗以上,磁力珠就会在消化系统内互相吸附,可能引起肠胃穿孔或肠梗阻,甚至引起腹膜炎,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此外,一旦发展为腹膜炎,就算这次治好了,以后发生肠粘连、肠梗阻的几率也比正常人要高,会让孩子留下一辈子的遗憾。
所以,家长在给孩子购买玩具时,一定要首先要考虑安全性。
买回家后,按照包装或说明书里的安全提醒,给孩子讲清楚怎么安全使用,哪些事情不能做,孩子玩儿的时候,最好有成人看护,以免发生意外。
父母爱子之深,则为之计之远。
不仅仅是在孩子学习和规划上,在孩子安全上,父母也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父母又叫监护人,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爱是,既要给他羽毛,也要给他铠甲。在孩子尚不能独自撑起一片晴空之前,我们就是孩子最有力的后盾,护他平安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