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客户端记者王鑫鑫
天热蚊子多,有些家庭买来电蚊香液驱蚊,没想到,小小的驱蚊液却酿成了一起悲剧。7月15日11点10分,一辆载着1岁5个月女宝的救护车医院,口唇发紫、四肢抽搐、手脚冰凉、呼之不应,一个半小时前,她误把电子蚊香液当饮料喝了大半瓶导致中*。然而,历经3次洗胃,外加血液灌流、透析、导泻等一系列抢救措施,截至17日中午,孩子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家住青岛市北区的女孩茗茗(化名)1岁5个月,正是好奇心旺盛的时候。最近天热,家里蚊子多,家长便买来电子蚊香液驱蚊。可没想到,7月15日上午9点40分左右,看到驱蚊液彩色的外皮,茗茗便好奇地拧开盖子喝了起来,转眼间大半瓶进了肚儿。据家长描述,一瓶驱蚊液45毫升,茗茗大约喝了25毫升。仅仅过了2分钟,孩子便开始恶心伴抽搐,表现为双手握拳、四肢抖动,面色、口唇及四肢末端发绀,呼之不应。情急之下,家长就近送医洗胃,可症状并没有缓解,立即转院。11点10分,救护车一医院急诊科。
“孩子刚来时病情危重,持续惊厥、呼吸急促、心率偏快,急诊科医生立即采取心电监护,面罩吸氧,洗胃,静推静滴药物,然而,病情依旧没有好转。”医院重症监护室(PICU)住院医师张晓艳告诉记者,大约11点31分,茗茗紧急转入PICU。“当时患儿的情况十分糟糕,惊厥大发作陷入昏迷,牙关紧闭不配合查体,缺氧导致浑身水肿,血气检查显示氧饱和度极低,已经出现呼吸衰竭……”
上呼吸机、气管插管、洗胃、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导泻……一系列的救治措施紧急开展,经过努力,目前患儿在持续震惊状态下再无抽搐恶心,体温恢复正常。但是,意识状态暂时不能评估,后续的并发症也无法预估。“可以说,孩子至今没有完全脱离生命危险,脑、肝功、肺功损伤持续加重,还发生了肌溶解,仍需进一步治疗和观察。”张晓艳说。
常见的家用电蚊香液竟有如此巨大的威力,这让包括张晓艳在内的医护人员颇感震惊。“我孩子也才一岁多,活泼好动,我家也有电蚊香液,为避免意外发生,吓得我赶紧回家处理了。”
电蚊香液*性为何这么大?医生检索发现,电蚊香液的主要成分是氯氟醚菊酯,有一定神经*性,具有脂溶性。一旦口服,进入呼吸道、消化道后,经黏膜吸收,*性会更明显,可引发肝肾功能损伤、脑损伤、肺水肿等,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张晓艳说:“大家平时插电使用电蚊香而不会口服,插电时有*成分会挥发,不会对人产生较大危害。但是口服,特别是像这个孩子服用剂量超过了20ml,就很危险了,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误服后会出现这样严重的后果。”据悉,15日当晚,PICU还收治了误服灭鼠药、拌了农药的花生、百草枯等有*物质的患儿,有的抢救成功,有的不幸离开了人世,有的就算脱离了危险后续并发症也很多,令人心痛。
为此,她提醒家长,平时使用电蚊香、灭蚊剂等杀蚊虫药品和农药时,一定要放在孩子不易接触到的地方,避免发生意外。如一旦发生误服,应当第一时间催吐,尽可能让孩子吐出药物,并立即送医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