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道分发的气体意外中毒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新手机自带软件偷流量强删后厂商拒绝质保
TUhjnbcbe - 2020/7/5 11:42:00
治疗白癜风克白灵苏孜阿甫片价格

新手机自带软件偷流量 强删后厂商拒绝质保_河南


南京市民李先生的女儿给他新买了一台智能手机,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预装软件。女儿担心父亲不明就里乱点之下会扣费或产生上流量,打算删除一些平时用不到的软件,却发现根本无法删除,费尽周折才终于在手机厂商客服那里删除了软件。接到李先生投诉后,对手机市场进行一番调查,发现预装软件过多且很难删除的现象非常普遍,且背后的利益络和监管真空耐人寻味。


不想要的软件为何删不掉


接受采访时,李先生告诉,女儿给他买的是某大牌手机的最新款,价格自是不菲。女儿本意是让喜欢看新闻和炒股的父亲能方便地在手机上满足这些需要。“可我拿到手一看,里面的软件实在太多,有二三十个。”这些软件中,有微博、人人、凯立德导航等等,“我快60岁的人了,除了炒股和看新闻,其他功能根本用不着。”


但李先生女儿发现这款手机里的大部分软件,都无法通过程序管理功能自行删除,最多只能强制关闭。“拿到手机卖场去问销售人员,小姑娘告诉我们说很多程序都是系统自带的,没法删。”李先生父女又带着手机来到了该品牌售后服务处咨询,排了半天队终于对客服人员说出了来意,没想到对方竟同样表示这些软件是系统自带,没法删除。“这不是欺负人吗?”父女俩不干了,一番据理力争后,售后把手机拿到后台, “半个小时后告诉我们软件已经删掉了,但我需要的新闻和炒股软件还得回家自己安装……”


李先生很费解,“安装软件是为了让消费者使用方便,需要哪个就留下,不需要的删除。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要搞得这么复杂呢?”


事实上,把简单事情搞复杂的绝非这一家手机品牌。在南京各大正牌手机卖场探查一番后发现,几乎所有品牌的智能手机中,或多或少都自带了若干软件,而确如李先生所言,大多数软件都被安装在操作系统内部,根本无法通过设置指令简单删除。


而当就如何删除预装软件一事咨询苏宁、国美等商场客服时,都被告知“这些都是常用软件,属于手机的功能扩展,没法删除。如果自行通过刷机删除,将可能不享受机器的正常质保。”类似的“常识”,随后在诺基亚、索尼、htc等手机客服那里也再次得到了普及。


预装软件:方便客户还是方便赚钱


无疑花几千元买一台智能手机,却同时买来一堆“霸王软件”的经历,对消费者来说,伤害远不是“不能做主”这么简单。上可以找到很多智能手机消费者的吐槽,其中对臃肿软件拖慢机器速度、占用内存、耗费电量,甚至无意中点击软件自发升级提示而产生上流量的投诉比比皆是。


按照厂商、卖场客服人员的说法,安装大牌、正规和所谓常用的软件只是出于扩展手机功能和提升消费者体验。那一个简单的反驳就能让他们无言以对: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uc浏览器和腾讯浏览器、同花顺和大智慧炒股、高德和凯立德导航……这些都是大牌正规软件,你怎么知道我“常用”哪一种?


辗转通过私下渠道找到几位大牌手机厂商的工作人员,“这是行业的潜规则。”其中一位在确认不会透露其姓名后告诉,手机还没有进入智能时代时,手机软件的研发商就开始和生产商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手机进入智能时代,一切都变了。”的朋友刘思江,是苏州一家手机软件开发公司的技术总监,他说,各种开发手机应用的公司和软件产品呈几何级地增长,比起辛苦在各个软件下载市场打广告做推广,“和手机商直接合作预装,见效无疑最快。”


这是一个业内不能说,却公开的秘密。“软件商付钱,硬件商预装,在手机还是一块芯片时,已经决定了未来它的用户使用怎样的软件。”在上随便搜索,甚至能看到类似的合同模本——甲方负责在手机里预装乙方的软件,乙方根据激活量支付费用。“根据软件的性质不同,价格和收费方式不同,有的直接先付钱预装一台机器从1元到五六元不等;有的根据用户激活软件后产生的流量费用分成。”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手机自带软件偷流量强删后厂商拒绝质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