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一天内连发两起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伤亡事故!其中一起事故又是因为盲目施救导致人员伤亡扩大!“夺命空间”盲目施救何时休?!
事故一:9月11日凌晨三点,保定一工厂一人晕倒,多人施救,6死伤!
9月11日,保定市徐水区人民*府通报,9月11日凌晨3时许,崔庄镇大辛庄村延旗羽绒加工厂一名工人在查看浮渣池水泵时晕倒,随后又有多名工人在施救过程中晕倒。经全力抢救,1人脱离生命危险,其余6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发后,徐水区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消防、公安、卫健等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依法依规进行处置,并积极做好善后等相关工作。同时在全区进行地毯式排查,消除安全隐患,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来源:央视新闻、我们视频)
事故二:9月11日晚20点,山西太原三人在电缆井内作业,不幸遇难!
央视新闻记者获悉,同样是昨天(9月11日)20时左右,山西太原市汾东大街附近一处地下电缆井内,3名工人在井下作业时被困。
经初步了解,经过现场救援,3名工人被陆续救出。经医护人员检查,3人已无生命体征
什么是有限空间?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的分类
第一类是密闭或半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第二类是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第三类是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有限空间作业存在哪些安全风险?
存在着可能发生中*、窒息、爆炸、火灾、坠落、溺水、坍塌、触电、机械伤害、烫伤等事故的风险,其中中*、窒息和爆炸事故较为常见。
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特性:
一是作业环境情况复杂。有限空间狭小,通风不畅,不利于气体扩散,有*有害气体容易积聚;照明、通信不畅,给正常作业和应急救援造成困难。
二是危险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严重后果。作业人员中*、窒息往往发生在瞬间,有的有*气体中*后数分钟、甚至数秒钟就会致人死亡。
三是容易因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据统计,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中,死亡人员有50%是救援人员,因为施救不当造成伤亡扩大。
有限空间
风险无限
有限空间作业时
应严格落实“七不”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
一图读懂↓
有限空间作业
所需要的的重要设备设施
有哪些种类
使用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来,补习一下
1PART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可连续实时监测并显示被测气体浓度,当达到设定报警值时可实时报警。按传感器数量划分,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可分为单一式(图1a)和复合式(图1b、图1c);按采样方式划分,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可分为扩散式(图1a、图1b)和泵吸式(图1c)。
图1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单一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内置单一传感器,只能检测一种气体。复合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内置多个传感器,可检测多种气体。有限空间作业主要使用复合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扩散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利用被测气体自然扩散到达检测仪的传感器进行检测,因此无法进行远距离采样,一般适合作业人员随身携带进入有限空间,在作业过程中实时检测周边气体浓度。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采用一体化吸气泵或者外置吸气泵,通过采气管将远距离的气体吸入检测仪中进行检测。作业前应在有限空间外使用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进行检测。
选用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时应注意的事项:
(1)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应符合《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的规定,其检测范围、检测和报警精度应满足工作要求。
(2)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应每年至少检定或校准1次,量值准确方可使用。
(3)仪器外观检查合格后,在洁净空气下开机,确认“零点”正常后再进行检测;若数据异常,应先进行手动“调零”。
(4)使用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时,应确保采样泵、采样管处于完好状态。
(5)使用后,在洁净环境中待数据回归“零点”后关机。
2PART呼吸防护用品
根据呼吸防护方法,呼吸防护用品可分为隔绝式和过滤式两大类。
2.1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
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能使佩戴者呼吸器官与作业环境隔绝,靠本身携带的气源或者通过导气管引入作业环境以外的洁净气源供佩戴者呼吸。常见的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有长管呼吸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隔绝式紧急逃生呼吸器。
(1)长管呼吸器
长管呼吸器主要分为自吸式、连续送风式和高压送风式3种。自吸式长管呼吸器依靠佩戴者自主呼吸,克服过滤元件阻力,将清洁的空气吸进面罩内(图2a);连续送风式长管呼吸器通过风机或空压机供气为佩戴者输送洁净空气(图2b、图2c);高压送风式长管呼吸器通过压缩空气或高压气瓶供气为佩戴者提供洁净空气(图2d)。自吸式长管呼吸器使用时可能存在面罩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的情况,此时外部有*有害气体会进入面罩内,因此有限空间作业时不能使用自吸式长管呼吸器,而应选用符合《呼吸防护长管呼吸器》(GB—)的连续送风式或高压送风式长管呼吸器。
图2长管呼吸器分类
(2)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图3)是使用者自带压缩空气源的一种正压式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时间受气瓶气压和使用者呼吸量等因素影响,一般供气时间为40min左右,主要用于应急救援或在危险性较高的作业环境内短时间作业使用,但不能在水下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应符合《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GB/T—)的规定。
图3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3)隔绝式紧急逃生呼吸器
隔绝式紧急逃生呼吸器(图4)是在出现意外情况时,帮助作业人员自主逃生使用的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一般供气时间为15min左右。
图4隔绝式紧急逃生呼吸器
呼吸防护用品使用前应确保其完好、可用。各呼吸器使用前检查要点见表1。
表1呼吸防护用品使用前检查要点
呼吸防护用品使用后应根据产品说明书的指引定期清洗和消*,不用时应存放于清洁、干燥、无油污、无阳光直射和无腐蚀性气体的地方。
2.2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
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能把使用者从作业环境吸入的气体通过净化部件的吸附、吸收、催化或过滤等作用,去除其中有害物质后作为气源供使用者呼吸。
常见的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有防尘口罩和防*面具等。在选用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时应充分考虑其局限性,主要有:①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不能在缺氧环境中使用;②现有的过滤元件不能防护全部有*有害物质;③过滤元件容量有限,防护时间会随有*有害物质浓度的升高而缩短,有*有害物质浓度过高时甚至可能瞬时穿透过滤元件。鉴于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的局限性和有限空间作业的高风险性,作业时不宜使用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若使用必须严格论证,充分考虑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中有*有害气体种类和浓度范围,确保所选用的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与作业环境中有*有害气体相匹配,防护能力满足作业安全要求,并在使用过程中加强监护,确保使用人员安全。3PART坠落防护用品
有限空间作业常用的坠落防护用品主要包括全身式安全带(图5a)、速差自控器(图5b)、安全绳(图5c)以及三脚架(图5d)等。
图5坠落防护用品
3.1全身式安全带
全身式安全带可在坠落者坠落时保持其正常体位,防止坠落者从安全带内滑脱,还能将冲击力平均分散到整个躯干部分,减少对坠落者的身体伤害。全身式安全带应在制造商规定的期限内使用,一般不超过5年,如发生坠落事故或有影响安全性能的损伤,则应立即更换;使用环境特别恶劣或者使用格外频繁的,应适当缩短全身式安全带的使用期限。
3.2速差自控器
速差自控器又称速差器、防坠器等,使用时安装在挂点上,通过装有可伸缩长度的绳(带)串联在系带和挂点之间,在坠落发生时因速度变化引发制动从而对坠落者进行防护。
3.3安全绳
安全绳是在安全带中连接系带与挂点的绳(带),一般与缓冲器配合使用,起到吸收冲击能量的作用。
3.4三脚架
三脚架作为一种移动式挂点装置广泛用于有限空间作业(垂直方向)中,特别是三脚架与绞盘、速差自控器、安全绳、全身式安全带等配合使用,可用于有限空间作业的坠落防护和事故应急救援。
4PART其他个体防护用品
为避免或减轻人员头部受到伤害,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图6a)。安全帽应在产品的有效期内使用,受到较大冲击后,无论是否发现帽壳有明显的断裂纹或变形,都应停止使用立即更换。
图6个体防护用品
单位应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环境特点,按照《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为作业人员配备防护服(图6b)、防护手套(图6c)、防护眼镜(图6d)、防护鞋(图6e)等个体防护用品。例如,易燃易爆环境,应配备防静电服、防静电鞋;涉水作业环境,应配备防水服、防水胶鞋;有限空间作业时可能接触酸碱等腐蚀性化学品的,应配备防酸碱防护服、防护鞋、防护手套等。
5PART安全器具
5.1通风设备
移动式风机(图7)是对有限空间进行强制通风的设备,通常有送风和排风2种通风方式。使用时应注意:
图7移动式风机和风管
(1)移动式风机应与风管配合使用。
(2)使用前应检查风管有无破损,风机叶片是否完好,电线有无裸露,插头有无松动,风机能否正常运转。
5.2照明设备
当有限空间内照度不足时,应使用照明设备。有限空间作业常用的照明设备有头灯(图8a)、手电(图8b)等。使用前应检查照明设备的电池电量,保证作业过程中能够正常使用。有限空间内使用照明灯具电压应不大于24V,在积水、结露等潮湿环境的有限空间和金属容器中作业,照明灯具电压应不大于12V。
图8照明设备
5.3通讯设备
当作业现场无法通过目视、喊话等方式进行沟通时,应使用对讲机(图9)等通讯设备,便于现场作业人员之间的沟通。
图9对讲机
5.4围挡设备和警示设施
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常用的围挡设备如图10所示,常用的安全警示标志或安全告知牌如图11所示。
图10围挡设备
图11安全警示标志或安全告知牌
内容来源:ABC安全、央视新闻、广东应急管理、吉林省应急管理厅、湖北应急管理杂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