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父亲一样到基层去
本报
李佳飞
实习生
陈诗雨
郭起森离开后,以前一直不会做菜的儿子郭*威现在已经学会做几样家常菜了。
时光如梭,距离昌江黎族自治县总工会保障部原部长郭起森因抗击超强台风“威马逊”牺牲已经一年了,他的家人忍着巨痛,慢慢恢复正常生活。只是,那份亲人的不舍依旧强烈。
“到现在,我有时还在幻想,门一开他就进来了。”日前,郭起森的妻子关业香告诉上门回访的,丈夫离去,“整个天都塌了”。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一年,但是她和家人都宁愿相信郭起森只是出远门了。郭起森93岁的老父亲郭振环长期卧病在床,几年前又得了老年痴呆症,早已分不清谁是谁,但是每次有什么事情,嘴里叫出的永远是郭起森的名字。
“我们一家人好像都是他的孩子。”关业香说,以前,郭起森对家里照顾得无微不至。她因患有脑积水,经常要上医院,郭起森下班就会赶回来做好饭;老父亲生活不能自理,他全力照顾,父亲便秘时,他甚至用手指抠;两个儿子的教育,他也没有少费心……
“现在什么事都要靠自己了,我要学着代替父亲成为家里的顶梁柱。”郭起森今年24岁的儿子郭*威告诉,以前,家里的事情想做才做,反正有父亲在。交煤气费、水电费、换灯泡,照顾爷爷、母亲以及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弟弟,家里的重活……父亲把这一切都做了。现在他必须学着代替父亲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郭*威最近正忙着准备公务员面试,他报考的是乡镇计生员的岗位。去年,父亲离开的时候,他是昌江海尾镇打显村的大学生“村官”。为了让他方便照顾家庭,县里把他调到县民*局办公室工作。
“父亲总是告诉我,要到基层,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工作。”郭*威说,在机关工作虽然离家近,但是他不想违背父亲的意愿。父亲年轻时在基层教书,到工会后也是常年与农民工、困难职工打交道,热情服务有需要的群众。
“我会接过父亲的担子。”郭*威语气坚定地说,他不仅会代替父亲照顾好家庭,而且会继承父亲对基层工作的热情。
(本报石碌7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