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北洋*府时期,中国的*队就已按照地理位置等因素形成了各个派系,其中张作霖为首的东北*、白崇禧等人为首的桂系便是个中翘楚势力。不过,世事变迁张作霖死后由张学良主*,而他也很快选择改旗易帜归顺于蒋介石的国民*府。而白崇禧所代表的桂系,亦是在历史洪流中选择了归顺蒋介石的国民*府。但是,这两股势力的代表人物后来的结果却都不尽如人意;张学良被幽禁半生,白崇禧则在退居台湾后,备受监视,最终更是郁郁而终。
而在蒋介石的日记中,甚至还表示“白崇禧能善终是幸运的”。为什么蒋介石会这样写,他们两人之间又到底有什么恩怨?
死亡疑云
白崇禧在台湾的生活本身就并不受重视,自从李宗仁回归大陆后,蒋介石利用白崇禧牵制李宗仁的手段也彻底落空。白崇禧彻底没有价值,于是就命令*统局长毛人凤制裁白崇禧,毛人凤接到命令后,将刺杀行动交给*统组长谷正文办理。
在毛人凤上位后,谷正文深受其信任,重要的事情毛人凤都会交给他办,于是这项任务下达后,谷正文对此事积极策划,首先就策划了一场“意外”的死亡事故,这次的行动要保证不能留下半点痕迹,绝对不能让外界认为是*治谋杀事件。
为了这次的策划行动,谷正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摸清白崇禧的行动轨迹,为此他用重金收买了白崇禧身边的一名副官,这名副官自从被收买后,将白崇禧的一切行动尽数告知谷正文。
由于白崇禧在台湾*治受挫,所以迷恋上外出狩猎,经常去花莲县寿丰半山打猎,而白崇禧年过七旬,体衰力竭,所以在上山时经常乘坐轨道车,而谷正文此次的刺杀活动就安排在轨道车上。
当谷正文从白崇禧的副官处得知白崇禧打猎的具体时间,于是就派遣人员到寿丰半山进行实地勘测,在仔细观察后,决定等白崇禧上山的时候,把握住时机破坏他途中必经之路的小木桥,这座小木桥是轨道车的称重桥,等到他下山时,这座木桥已经被破坏,白崇禧就会在乘坐轨道车时坠入峡谷之中。
在这个计划成型后,谷正文还特意进行实地演练,保证能够“一击致命”,为了不留下一丝痕迹,特务们还找到了让螺丝松脱的办法,让轨道车通过时能够恰好发生“意外”。
时间很快就到了,白崇禧与副官们兴高采烈地前去打猎,原本驰骋沙场的将*如今只能在打猎的过程中寻找当年在战场时的感觉,找寻真正的自己,这也作为将*的悲歌。
当白崇禧等人乘坐轨道车经过木桥上山后,谷正文手下的行动人员迅速将固定木桥的螺丝钉弄松,随后就躲在远处,静等白崇禧下山出现“意外”。
上午上山的白崇禧一行人看来收获颇丰,直到下午三点左右才下山。此时就是检验谷正文计划的关键时刻了。下山时一共有两辆轨道车一起,两车相距约30米左右,在第一辆轨道车滑到桥中央时,轨道突然断裂,连车带人尽数摔落于深谷之中,而白崇禧与两名副官在另一辆轨道车上,两车相距较远,在第一辆车出现意外后,白崇禧的另一名副官将白崇禧推出车外,两名副官随车跌入深谷,面目全非。
捡回一命的白崇禧望着深谷中副官的尸体,再看看四周空旷的山野,历经风雨的白崇禧已经明白是蒋介石容不下他所涉及的一切,此后的白崇禧再也不上山打猎,深居简出。而谷正文将刺杀行动失败的消息告知毛人凤后,毛人凤大发脾气,所幸在蒋介石知道失败后并没有苛责,只表示遗憾,让他们“从长计议,仔细办理。”
深居简出的白崇禧依旧心痒难耐,他似乎忘却了上次的危险,于是就想去阿里山打猎,并且来回乘坐山中运煤的火车。白崇禧的想法被谷正文收买的副官得知,并且将这件事告诉谷正文,于是谷正文再次进行刺杀计划。
在谷正文的调查下,白崇禧乘坐的运煤火车是一条单行线,而且往来的火车非常多,时常会出现两列火车对撞的事故,这对于谷正文的策划是十分有利的,于是谷正文就临时安排一列火车准备撞向白崇禧乘坐的火车。
那一天,白崇禧终于在那名被收买的副官蛊惑下坐上前往阿里山打猎的运煤火车,他们乘坐的火车刚刚开出来没多远,就见对面有一列火车疾驰而来,压根就没办法停住,正在万分紧急的时刻,白崇禧在身边人的帮助下跳下火车,再次幸免于难。
白崇禧经过这两次谋杀后,他再也不敢轻易出门,可是他却依然身亡,而且死因也扑朔迷离,甚至白崇禧死的并不光彩,这一切都与一位名叫马佩璋的女人有关。
马佩璋出生于桂林,她家在桂林是首屈一指的书香门第,在这样家庭长大的女孩自然也不会差,所以马佩璋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家人送到学堂接受新式教育。就这样,马佩璋在家人的宠爱与呵护下慢慢长大,成为当地有名的大美女。
女儿如此优秀,作为父亲自然不能随便将女儿嫁出去,她的父亲看遍桂林的青年才俊,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入自己的法眼。白崇禧的出现让这位老人家眼前一亮。
虽然这时候的白崇禧已经年过三十,但这也是他声名鹊起之时,刚满三十岁就已经誉满天下,成为一方统帅,果然两位有情人一见倾心,白崇禧喜欢马佩璋的美貌与才华,马佩璋喜欢白崇禧的英雄气概。两人同意,双方父母也同意,就这样他们很快就结婚了,这场婚礼震动整个桂林,新娘是马家大小姐,新郎是一时权贵。可是嫁给*人,就需要承担风险与责任。
由于战争的影响,白崇禧还没有好好享受温香暖玉就接到了紧急*情,他只得告别娇妻率*奔赴战场,但是他率*一走,桂林防守空虚,这让白崇禧的敌人趁虚而入。那些人开始疯狂偷袭白府以及马府,好在白崇禧在战争成功后火速返回家,这才使得两府免受劫掠。
两人相聚的日子就这样过了四年,在这四年的时间里夫妻和美。时间到了年,国家形势复杂,白崇禧为了保护妻子女儿,于是他就将妻女送到香港,并且派人保护,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马佩璋的离开让白崇禧倍感寂寞,漆黑的夜晚,身边没有妻子的陪伴,白崇禧熬过了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白崇禧身边的副官见到自己的长官孤寂,为了讨好上司,他替长官挑选了一个女人王氏,王氏神似马佩璋,久久不见妻子的白崇禧一下子就喜欢上王氏,两人就这样如夫妻办过日子,很快王氏就怀孕了,并且给白崇禧生下了一个男孩,白崇禧在高兴之余不免升起了对妻子的愧疚。而在香港的马佩璋也得知了丈夫有婚外情并且还有私生子的事实,为了妥善处理这个事情,马佩璋立刻从香港回到桂林。
由于马佩璋是受到过新式教育,白崇禧也是真心爱妻子,所以两人在结婚的时候就已经约定好一生一世一双人,所以白崇禧的出轨明显是背叛了妻子。作为妻子的马佩璋匆匆回到桂林,还没有进家门就直接找到了丈夫的情人王氏。
马佩璋见到王氏之后,就直言王氏之后的处境。第一,身份是妾室,儿子也是庶子,一辈子都抬不起头;第二,白府上下都以马佩璋为尊,并且白崇禧的母亲也十分喜欢这个儿媳妇,王氏入府后的生活必定会倍受磋磨;第三,如果王氏离开,那么将会获得一大笔钱财,并且孩子也会被抚养长大,马佩璋也会将孩子视如亲生。
马佩璋将所有可能性都与王氏说完后,王氏拿了一大笔钱后就离开了。在处理完所有事情后,马佩璋回到家中,白崇禧带着愧疚更加心疼妻子。马佩璋也思考白崇禧出轨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没能陪在身边,所以自此之后,马佩璋一直跟随在丈夫身边,在那段时间中他们生下八个儿女,哪怕跟随白崇禧前往台湾,她也没有丝毫怨言,有的只是对白崇禧无尽的关怀,但是好景不长,相爱的两个人最终阴阳相隔,年,马佩璋在台湾去世。
马佩璋的去世让白崇禧倍感意外,毕竟自己要比妻子大上十岁,自己身体尚可,妻子怎么会去世呢?面对妻子的尸体,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白崇禧居然在妻子尸体旁哭得像小孩子。失去妻子的白崇禧闷闷不乐,再加上蒋介石的跟踪与刺杀,白崇禧更加郁闷,这就导致他的身体更加不好,为了他身体转好,于是白家就请了一位护士在家中护理白崇禧,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白崇禧对于这名护士一见倾心,很快就与她打得火热。
与白崇禧热恋的证明护士姓张,这位护士年轻貌美,张护士的活泼点燃了白崇禧近乎干涸的心。而一直监视白府并且准备随时刺杀白崇禧的贾正文,在得知此情况后,决定通过买通医生将白崇禧置于死地。
由于白崇禧已经年过七旬,他的身体在长期压抑中状况并不算好,再加之与张护士热恋,必然会出现有心无力的状况,为了能够让自己、让张护士满意,他需要用药来维持自己的身体状况,于是他对自己的身体狠下了一番功夫。
白崇禧特别崇尚中医,于是他就找到了台湾中医协会会长赖少*,想要请赖少*帮助自己抓几副药,能够让自己身强体健。
这些事自然逃不过日日监视白崇禧的谷正文眼,得知此事的谷正文就将电话打给了赖少*,并且询问赖少*白崇禧的身体状况。面对谷正文在电话一端的询问赖少*只得如实相告,并且说出白崇禧给打电话的真实目的,那就是想要补身体。
面对这种状况,谷正文直接暗示赖少*,要他白崇禧的药量上动手脚,使衰老的白崇禧在补身体的同时意外死亡。在得到谷正文的暗示后,赖少*立刻给白崇禧开了一道药力很强的药方,请让他泡酒服用。
本身赖少*给白崇禧开的药酒药力强劲,再加上酒的佐力,让这补酒的功效大大增强。在之后的数月时间里,白崇禧似乎感受到药酒的妙用,于是与张护士的热恋愈发频繁,与此同时,张护士也经常夜宿白府。可是没想到,就在年12月1日晚突然出现了事故,震惊了整个白府以及台湾高层。
年12月1日晚,张护士照例在白府过夜,白崇禧在睡前除了用晚饭外就喝了一杯赖少*所开的药酒,,原本一切都是好好的,谁能想到“意外”竟然降临。
第二天清晨,张护士早早地离开,而白崇禧在原本固定的时间并没有起床,白崇禧作为一名将*,他的起床时间向来十分固定,他的副官可能想着白崇禧有些劳累就没有在意,可是他的副官见到时间太晚,怕出现意外才急急忙忙准备敲门叫起白崇禧,但是一直敲门没有回应,无奈之下,副官只好将门撞开,没想到白崇禧居然死在了卧室之中。
原本白崇禧的身体就较为虚弱,有较重的心脏病,而且年纪也比较大,说是正常死亡也能掩盖过去,但是房间内的种种现象以及张护士和蒋介石的种种表现,却为白崇禧的死亡蒙上了一层疑云。
张护士是何许人?白崇禧是一个长情的人,他深爱自己的妻子,为了妻子可以不纳妾,不出轨,但是张护士是如何能够得到白崇禧的喜爱呢?白崇禧的深夜去世是否是张护士的手笔呢?如若不然,为什么他能在白崇禧逝世这个巨大的消息中能够淡然地走出白府,并且没有受到惊吓与恐慌呢,而在这背后,张护士很有可能就是古文正派在白崇禧身边最有力的武器,使用美人计让白崇禧入彀。
白崇禧卧室中的杯子莫名消失。由于白崇禧要与张护士热恋,所以白崇禧开始服用药酒,而且是在固定时间长时间服用。白崇禧在每次睡觉前都会服用一杯,这杯酒由保姆专门送上楼递到白崇禧手中,从来不经过第三人之手,而在那一天,保姆将药酒递给白崇禧后,白崇禧喝完半杯后就将还有半杯药酒的酒杯放在了床头柜上。第二天,检查房间时床头柜上并没有剩下的药酒和杯子,杯子和酒到底去哪儿了?白崇禧的卧房在出事后就立刻被封起来,白府的仆从压根就无法进入卧房,那么结果就是张护士很有可能带走酒杯,她害怕白家人从酒杯中找出白崇禧死亡的真正原因。
白崇禧的湿身呈现,莫名的铜绿色。一般人在去世之后,尸体会呈现出部分的尸斑,而且还是在死亡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但是白崇禧在去世后在家人为他整理遗容时,居然发现身体出现铜绿色,这明显是中*而亡的特征。
作为曾经的桂系三巨头之一的白崇禧,他的去世震惊了整个台湾。当灵堂搭建好、报告发出后,蒋介石第一个前往白府进行祭拜。
在祭拜过程中,蒋介石神情严肃,面对着白崇禧留下的儿子进行亲切的慰问,对他们说:“如果有什么需要,尽管来总统府找我”,但是面对着白崇禧莫名去世,白崇禧的儿子们深切认为父亲的去世与蒋介石绝对脱不了关系。甚至在蒋介石说完那句话后,白崇禧的儿子白先勇当面顶撞过去,说“我们现在过得很好,不需要总统操心”。面对着孩子的顶撞,蒋介石无法对着他们发脾气,因此,只能悻悻地回到总统府。
晚上又到了蒋介石按惯例写日记的时间,今天他在笔记本上写着的是“白崇禧去世,他得到了善终”。那么为什么蒋介石要这样写?这还得从他们两人的恩怨说起。
蒋白纠葛
蒋介石与白崇禧的恩怨还得从北伐战争开始。
当时,由于北伐战争结束,蒋介石已经基本成为了国民*的首要人物,但是由于国内各*阀体系不明,纵然许多*阀已经向蒋介石投诚,而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桂系*队却在表面遵循蒋介石的统治,背地任意发展,因此在年5月,李宗仁、白崇禧开始第一次逼迫蒋介石下野,这次的“下野”事件以蒋介石失败结束。但是在蒋下野期间,利用迎娶宋美龄蒋获得了宋、孔两家的支持,再次上位。除此事之外,白崇禧还逼迫蒋介石下野多达两次,而最让蒋介石伤心的一次当属国共战争时期。
年6月,正是国共战争激烈时期,白崇禧被蒋介石任命为华中剿匪司令,并指挥淮海战役。但令蒋介石没想到的是白崇禧居然拒不执行,直接说了一句“合理的命令,我服从;不合理的命令,我绝不接受”。就这样在淮海战役中蒋介石嫡系部队惨败。
等到年年底,在国民*败局已定的时候,当时手握桂系部队的白崇禧先后两次致电蒋介石,希望他能与共产*停战议和。毕竟白崇禧与同为桂系的李宗仁更加亲近,他一直想要扶持李宗仁上位,并且避免国共开战。于是在多方压力下,蒋介石第三次被迫下野,并且由李宗仁继任为大总统,蒋介石退回溪口老家。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如同白崇禧预料那样,国共和谈再次破裂,在溪口的蒋介石依然把握着*国权力,战争再次打响,但是国民*败局已定,蒋介石等国民*等被迫逃往台湾。
为了避免蒋介石的迫害,李宗仁前往美国避祸。在李宗仁临走之前,曾多次致电白崇禧,给他指引去路,说“你可以去香港,也可以投共,但是千万不要去台湾”。可是白崇禧心中一直怀着忠君的思想,在蒋介石派去的说客罗琦等人的劝说之下,不免有些动心,在加上只要一到台湾,蒋介石就将国民*府行*院院长之职让他出任,在利诱之下,白崇禧欣然前往。
但到达台湾后,蒋介石并没有实现当初他对于白崇禧的承诺,甚至开始对白崇禧不闻不问。而白崇禧面对蒋介石的冷淡态度也知道自己上当,于是一直郁郁不得志。原本在战场上肆意杀伐的将*,没想到居然屈居于小小岛屿之中,还要看他人脸色生活,但这是没办法,毕竟寄人篱下。
在蒋介石的眼中,白崇禧存在的最大目的就是牵制在美国的李宗仁,毕竟李、白二人并肩作战三十余年,两人之间的感情格外深厚,有白崇禧在手,李宗仁在美国的言行都会收敛一些。但是李宗仁回国并且受到共产*的热烈欢迎,让蒋介石明白了白崇禧这个牵制没有任何作用了,于是他决定派遣*统特务刺杀白崇禧。
白崇禧的死亡对于他自己甚至蒋介石来说都是幸运的,在蒋介石的统治之下,凡是反对蒋介石、对蒋有过不满的人,几乎都没有好下场,也只有白崇禧得到了善终。
总结
曾经的陆*上将,曾经的桂系*队统帅,曾经令林帅、彭老总都束手的将领,以极不光彩的形象死于寓所,不得不说历史的戏剧性在那一刻彰显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