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哀佳石丹
新冠肺炎疫情(简称疫情)至今已进入第三年,中国经济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年3月开始反复发作的疫情,先后使深圳、上海、北京等对经济增长起引领作用的大都市先后按下或长或短的“暂停键”。同时,中国经济还叠加了乌克兰局势等地缘*治突变和美联储加息等国际金融环境变化带来的外部压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提振中国经济有哪些重要性和策略呢?年6月8日,中经传媒智库联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智库、传播中心举办了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直播,以“提振中国经济:紧要性、复杂性与策略性”为题,展开了一场对当下宏观经济形势和稳经济策略的系统性讨论。
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
“疫情冲击带来的短期变化,都是阶段性和外在的。”总体看,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
在年5月公布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国家统计局表示,今年以来,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尤其是4月份疫情对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统计数据显示,4月经济主要指标增速由升转降或有所回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由3月份环比增长0.61%转为下降0.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9%。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当时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说:“总的看,这些都是由于疫情冲击带来的短期变化,都是阶段性和外在的。”总体看,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
北大国发院副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益平在6月8日谈及影响中国年宏观经济形势的因素时总结出三点:其一,突如其来的乌克兰局势对金融市场造成冲击,影响了投资者情绪。从长远来看,大宗商品市场、农产品市场价格可能开始抬升,这会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国家的经济带来显著影响;其二,美联储持续加息给很多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挑战,美联储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央行,收紧货币*策时带来的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降低,对各国来说,可能会导致资本外流、货币贬值,甚至是资产价格下降,无论是对金融市场,还是对实体经济,都会造成一些影响;最后,疫情已经进入第三年,最近几个月对经济活动造成的影响远超预期。如果疫情能很快过去,经济形势或许会很快反弹,但综合来看,现在的形势跟年初相比仍要疲软很多。
针对当下宏观经济形势受到的影响,*策层面应推出哪些应对措施呢?*益平认为,大体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其一,首先要减少疫情冲击带来的影响,尽快控制住疫情,或者找到一个退出的办法;其二,进一步加大宏观*策的刺激力度,用力度比较大的财*或货币*策来提振市场信心;其三,协调短期和长期*策的效果,在保证长期目标实现之前,一些更加具体的、平稳的短期措施对于行业来讲至关重要;其四,*府可以考虑采取一些直接的纾困措施,从*策层面给予企业和老百姓一些直接支持,这对于我们稳定经济局面和未来经济复苏,可能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制定了5.5%的GDP增长目标,如今上半年已经过去,正处于至关重要的经济*策窗口期。5月31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策措施》,涉及六个方面33项措施,包括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策力度、扩大实施社保费缓缴*策、鼓励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延期还本付息、降低市场主体用水用电用网成本等。
房地产短期提振之道
目前房地产刺激*策对于经济总量的刺激作用可能不如预期那么大。一是房地产投资对总需求的直接刺激比想象中小,二是产业关联效应并不突出。
房地产被视为影响经济的重要领域,是支柱型产业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年,中国房地产产值仅为亿元,在当年GDP中占比4.1%。二十年后,年中国房地产产值跃升至亿元,在GDP中占比7.3%。在20年时间里,房地产产值大涨亿元,增长率达78%。房地产对于拉动经济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房住不炒”的*策已经实施快满六年,我国过快的房价增长得到了显著控制,主要的城市租金房价比现在趋于比较稳定的水平。但是,部分房企仍有很大经营风险,为此,在宏观*策方面,北大国发院经济学长聘副教授赵波介绍道:“年8月份,央行和住建部提出了‘三线四档’的监管要求,对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以及现金短债比都作出了限制;之后,央行和银保监会建立了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规定不同种类银行的房地产和个人贷款余额占比上限;此外,各个地方*府为了完成保交楼的目标措施采取了各种监管措施,其中一项就是加强对于房地产企业的商品房预售资金的监管。”
在这一系列监管措施之下,赵波表示,房地产行业的流动性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首次低于个人按揭贷款占比;二、个人贷款的增速大幅度下降,现房销售有所反弹,期房销售持续下降;三、社会融资增长结构发生变化等。
为了稳住年5.5%的增长目标,一系列短期刺激*策开始实施。各地楼市从今年开始迎来了大松绑,包括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在内的多个城市,陆续出台了各种各样的调控松绑措施。其中,包含降低房贷首付、放开限购限售门槛以及对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过严的纠偏等。央行方面,近日宣布5年期LPR下调了20个基点,首套房商贷款利率也进一步下调20个基点。赵波认为,总的来看,这些措施在短期内能避免“大水漫灌”的风险和潜在的金融危机,有助于化解房地产库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
赵波进一步表示:“只是,目前房地产刺激*策对于经济总量的刺激作用可能不如预期那么大。一是房地产投资对总需求的直接刺激比想象中小,二是产业关联效应并不突出。但即便如此,由于房地产带动的第一行业是‘金融业’,房地产带动的土地出让收入也是地方*府财*的主要来源,且收入效应和财富效应均表现良好。因此,短期来看房地产刺激*策对经济发展是有效的。”
除房地产企业之外,*益平强调:“保经济主体其实就是保中小微企业。我国目前主要做法是提供银行信贷,效果表现良好。但下一步金融机构应该想办法,对有需要的中小企业持续提供信贷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民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国有企业,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还本付息的压力会非常大。因此,除了财*方面的减税降费、降低成本以外,可以考虑由金融机构、央行提供类似贴息或者暂缓付息的支持。”
现金和消费券双向发力
消费贷款的确能够起到一个好的作用,但前提还是居民要有相对稳定的收入。从目前大部分情况来看,没有稳定的收入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全面大幅度逾期的情况。
对于疫情造成的影响,除了企业层面,教育部长江学者、北大国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国恩认为,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使得社会不平等问题趋于严重,应当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