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小小的鱼胆
居然差点要了谢先生的命
近日,贺州市平桂区的谢先生
就因为吃了生鱼胆
医院抢救了17天!
在经历9次血液透析后
才保住了性命。
好奇心险丢命2月15日上午,谢先生在家杀了一条5斤重的草鱼,觉得好奇将刚剖开的生鱼胆拿在手上看看后就吞进了肚子里。不一会儿,谢先生感觉肚子不舒服,胃里在翻滚,上吐下泻,两个小时跑厕所二十来次。之后,谢先生去了附近的卫生院打了针,止了泻,但是肚子还是不舒服,吃什么吐什么。此时,谢先生还没有想到是中了鱼胆的*,也没有告诉家人吃了鱼胆,以为只是肠胃问题吃药忍忍就好。在家休养了三天后,于2月17日谢先生前往广东中山务工,此时肠胃不适感越来越强,乏力、尿少,没办法上班,也到了当地诊所打针,一直未见好转。直至2月22医院就诊,化验结果提示有严重的肝肾损害,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因在外地没有家属照顾,谢先生选择回贺州当地治疗。2月23日,谢医院肾内科。
“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肾功能肌酐指标已达umol/L,而正常人则在44-97umol/L左右。也没有尿液,肾脏完全处于衰竭状态。”肾内科主任唐朝辉介绍,谢先生出现急性肾损伤的原因为鱼胆中*,目前尚无特效的解*药物,唯一的救治办法就是采取护肝护肾,血液净化等治疗。
肾内科团队立即给予护肝护肾,血液净化等对症处理。经过17天的精心治疗,谢先生肌酐能自行下降,尿量恢复正常,急性肾衰竭分期已过渡至恢复期,病情好转,现已康复出院。
所幸谢先生能及时就医,如果再拖延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将会面临终身透析的后果,在此告诉大家。不管生的、熟的、泡酒的鱼胆,都不要食用,如不慎吃了鱼胆,出现恶心、呕吐、肚子痛、拉肚子等症状,则应该及时就医。
特别纠错:“鱼胆无*、清热明目”
“鱼胆无*、清热明目”,千百年来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不少老百姓对此深信不疑。但是古代的医生也是把这个鱼胆和其他的药配伍,大部分作为外用药来用而不是直接内服。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有*鱼胆的成分包括各种胆酸、水溶性鲤醇硫酸钠、氢氰酸及组胺等。各种胆酸可以破坏人体细胞的细胞膜,氢氰酸可以阻碍细胞的生物氧化代谢过程,使细胞“缺氧窒息”,组胺可以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器官水肿、渗血、发炎。而以鲤醇硫酸钠为代表的鲤醇硫酸盐类是造成人体多脏器功能损伤甚至衰竭的主要*素。更应注意的是,它既不怕高温加热,也不怕酒精,很难被破坏。因此鱼胆不管生吃、熟吃还是泡酒,都会导致中*。
1那么到底哪些鱼的鱼胆是有*的呢?
老百姓家中经常食用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以及鲫鱼、鲤鱼、武昌鱼等的鱼胆都是有*的,其中*性最大的是鲫鱼胆,草鱼胆虽然*性较弱,但是草鱼个头大,鱼胆也大,胆汁量多,是最常导致鱼胆中*的种类。
2鱼胆中*会有哪些症状?
鱼胆汁溅到眼睛里可导致结膜炎、视力减退,严重者甚至可以导致失明,完全不会有“明目”的功效。食用鱼胆后中*的早期症状主要是恶心、呕吐、肚子痛、拉肚子,有些患者会肚子胀气,甚至会呕血、黑便。肾脏受损严重的患者会在中*1~4天内出现尿量明显减少,甚至完全无尿。肝脏受损的患者会有明显的乏力、纳差、*疸、肝区疼痛。中*严重者,不仅损害肝脏、肾脏和胃肠道,甚至会造成心脏、肺、脑等多个器官损伤。
**************************************************************
来源|医院编辑|贺州家园(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