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道分发的气体意外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季度ldquo开门红rdquo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里白癜风哪间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各地一季度经济数据陆续揭晓。位于西咸新区的泾河新城犹如一匹黑马,在多项数据上实现了“开门红”。

比如,GDP同比增长26.9%,分别高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11.5、10.9、7个百分点,位列西咸新区第一名。

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6%,引进内资完成99.88亿元,均居新区第一名;财*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1%,城建项目投资额完成8.42亿元等多个指标,位居西咸新区第二名。

能够在疫后经济复苏之下,实现经济数据的全线飘红,这实属不易。坚定“大西安北跨战略核心聚集区”和“西安制造业新引擎”发展定位的泾河新城,到底凭什么脱颖而出?

建设中的泾河新城一角

投资持续高位增长,为发展托底

论经济体量,泾河新城目前在西咸新区的五大区团中仍处于相对靠后的位置。但是,近几年在发展增速上,泾河新城可谓充分发挥了“船小好掉头”的后发优势。

事实上,去年泾河新城的GDP也跑出了10.8%的增速,高于新区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在五大组团中排名第二。

综合去年全年和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我们能够发现一个显著特征,那就是泾河新城在发展投资上维持了持续的高位增长。

比如,去年泾河新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2%,工业投资增长72.2%,均位居新区第二;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引进内资规模,均居新区第一。此外,城建项目开工率位列新区第一名、投资贡献率位列新区第二名。

可能有人会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很难持续。但判断投资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得充分审视一个地方的发展阶段,而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新区、新城来说,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产业等方面,一般往往都处于薄弱状态,如果前期没有足够的投资保障,谈发展其实是一句空话。因此可以说,相关投资的趋稳,不仅对当前泾河新城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发挥着重要的托底作用,也为确保未来经济发展行稳致远提供了根本保障。

而在当前疫后经济复苏阶段,确保投资的稳定更具有极端重要性。如中央提出的“六稳”中,就明确包含“稳投资”。

车间里正在干活的工人

据统计,年,泾河新城先后招引项目29个,签约项目总投资亿元,其中百亿元项目2个,50亿元项目2个,30亿元项目4个,20亿元项目1个,10亿元项目6个,涵盖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科研、航空航天、总部经济、医疗、商业及地产开发等多个领域。

今年一季度的投资力度丝毫未减。其中,重点项目投资额完成47亿元,14个新建开工项目中已开工项目8个,其中省级项目4个,市级项目5个,已实现省级新建项目%开工、市级新建项目62.5%开工、新区级新建项目57%开工。

这样的投资落实力度,一方面为全年的稳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也为提升地方的就业容量,优化产业结构,带来了直接助力。而这种利好的释放,将是长期的。

更重要的是,资本和项目对一个地方的青睐程度,往往预示着对一个地方发展潜力的看好程度。当前各项投资和项目纷纷进驻泾河新城,这本身就是对于泾河新城区域价值和长远发展后劲的极大肯定。

环境、人才、产业“三轮”驱动

衡量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一个最通俗的标准,就是看它能在环境、人才、产业三个方面“强强联合”的基础上,到底能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泾河新城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它所提出的发展路径就能够有直观的说明——“做最优生态环境、引最多优秀人才、聚最强高端产业”。

围绕这三个目标,泾河新城的发力成效是非常明显的。比如,从生态环境来看,今年一季度,泾河新城优良天数达56天,同比增长6天,位列新区第一名。

且年,泾河新城生态环保类项目投资继续加大。如泾河防洪治理、泾河农村污水治理专项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投资同比增长%。

当然,对于城市发展来讲,社会环境同样重要。在这方面,泾河新城的成绩也有目共睹。

如,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泾河新城推出了跨区通办*务服务新模式,率先在陕西省实现了多个行*区、开发区项*务服务事项跨区联办。这就大大提升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利,为社会发展和宜居宜业注入了更多活力。

在城市配套方面,无论是交通基础设施,还是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泾河新城也在加速“补短板”。比如,西安医院已于上个月正式开工建设,医院建成后,将成为泾河医院,构建西咸新区“15分钟就医圈”。

优美的泾河环境

新城新区的发展,人才的支撑至关重要。近年来,泾河新城大力实施人才工作双招双引工程、人才回流工程、人才培育工程“三大工程”,有效激发了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活力及动力。

年以来,泾河新城先后引进各类研究院所28家;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5场次,累计参会企业达家,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名,其中经营管理人才人。

对人才的吸引力增大,也和产业发展形成了相辅相成之势。年,泾河新城产业类项目年度投资占比64.8%,投资同比增长%,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23个,投资同比增长97.63%,占比较上年增加10%,达到30%。

以一季度为例,陕煤研究院新能源材料产业园、泾河新城光电子学研究与创新中心、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智造创新产业园(一期)等多个重大项目先后落地,它不仅带动了短期内的投资增长,也为吸纳就业、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长远支撑。

并且,泾河新城的产业定位一直是主打“高端”,这反过来也进一步为“引最多优秀人才”增强了基础保障。

不断进击,谋求更好站位

作为“大西安北跨战略核心聚集区”,泾河新城的定位是非常鲜明的。受制于经济体量和基础,它的定位并没有“贪多”、“求大”,但最需要的是要保持不断“进击”的姿态。

事实上,从大西安“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的空间战略表述就不难看出,作为大西安北部门户的泾河新城的加速发展,对于西咸新区乃至整个大西安的重要性。

一方面,“北跨”是五大空间战略的“头牌”,另一方面,相较于“控”、“拓”等定位,“跨”有着更主动的超越、进击的色彩。这对于泾河新城来说是使命,也是机遇。

可以说,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既是泾河新城完成使命的需要,也是最大程度把*策机遇转化为发展成果的内在要求。

当前,大西安的产业发展在不断升级,泾河新城自然也得跟上这种势头。除了积极承接大西安部分产业向北“跨越”,泾河新城更要依靠自身努力为大西安增加新的发展引擎。其在环境、产业等方面的高端定位,尤其是像院士谷等项目的落地,本身也证明了这方面的实力。

同时考虑到,泾河新城地处西安中轴线上,且离主城区相对较近,未来,泾河新城在大西安发展框架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完全值得期待。

泾河新城局部规划图

在一定程度上说,近一两年泾河新城的加速发展之势,既是区域价值和优势的一种持续释放,也为提升未来的发展“站位”蓄积了能量。

上个月,国家发改委再次点名“支持西安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可以预见,西安都市圈编制不久将正式出炉并实施。在这一背景下,近一两年的加速进击,或为泾河新城最终在编制规划中获得更高“站位”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应该说,作为新城,以及从树立的远大目标来看,泾河新城需要通过加速发展解决的问题还有不少。但只要瞄准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奋进,定能担当大任。而目前的表现,已经证明了方向的正确性。

疫后经济复苏期,将是城市和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洗牌期。这个过程中,明确定位,抓住后发优势,部分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必将迎来新的空间。而在西安都市圈的发展背景下,泾河新城的想象力正在迅速打开。一季度的表现,或只是一个缩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