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和有机溶剂中*事故的高发季节。
在生产过程中,一些企业的作业场所门窗紧闭、车间通风措施未落实,致使有*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给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埋下了隐患。为避免悲剧发生,存在职业中*危害因素的企业和作业人员应加强冬季安全防护。
就是人们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接触化学*物引起的中*称为职业中*。
短时间接触高浓度*物会导致急性职业中*;
长期接触超标、浓度水平较低的*物会引起慢性职业中*。慢性职业中*危害面广,潜伏期长,应提高重视。
化工、冶金、制药等行业企业及电子、皮革、玩具、工艺品、家具制造等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职业中*事故易发。如船舶修造企业、封闭或半封闭的船舱进行喷涂或焊接作业时,由于舱室通风不畅、有*有害物质聚积时,会对作业人员的健康构成危害,引发职业中*。
1.为防风防寒,一些企业紧闭门窗作业。
2.一些企业处于生产淡季,订单量少,车间未启动通风排风设施,导致空气中的有*有害物质浓度升高。
3.临近年底,一些企业突击生产,组织人员加班加点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化学品容器未密闭存放或使用后未及时盖好盖子。
4.作业人员完成工作后,洗澡、洗手和换洗衣物的频率低,有*物质通过污染皮肤或衣物进入人体。
5.一些企业未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未结合季节特点及时组织隐患排查整改。
1.企业要严格控制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无*取代低*、低*取代高*”的原则,改用无*或*性较低的原料,必须了解所用化学品的成分及其职业病危害特性,禁止使用无标签、无使用说明、无生产厂家标识的“三无”原辅材料。
2.作业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可安装抽风机、排风扇、排气罩,安装报警装置;有*有害工种要与无*无害工种隔离;加强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3.加强对有机溶剂储存和使用的管理。对有机溶剂进行分类和分区保存,使用时应严格按规程操作。采用煤炉取暖的作业场所值班人员,需警惕一氧化碳气体的蓄积引发职业性一氧化碳中*,尤其提醒夜间值班人员需严格按要求取暖,尽量避免煤炉燃烧取暖。
4.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培训,切实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和能力。企业应制定职业卫生防护计划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对作业人员进行教育。
5.落实岗前、在岗期间及离岗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职业禁忌证或职业性损害,及时安排疑似职业病患者进行诊断、治疗;为劳动者购买工伤保险。
6.为员工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正确使用;为员工提供洗浴设施,而工人也要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勤换衣物、勤洗澡,预防有*物质经过皮肤、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中*。
7.配备应急设备和急救用品。一旦发生急性职业中*事故,应立即停止作业,保持通风良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组织救援。不得在无防尘防*设施的条件下,将有尘*危害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外包、扩散给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现员工有不适情况,应及时将其送医疗机构诊治并上报相关部门。
8.急性有机溶剂中*的现场处理是救护的关键。救援人员应使中*者尽快脱离中*环境,实施心肺复苏、人工呼吸,为其进行眼部和皮肤污染*物清洗等,并尽快弄清中*原因,为医院正确救治中*者提供依据。
总结:职业中*不仅对职工安全健康构成威胁,也会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现在很多的用人单位的基本设施都是非常的老化,尤其是对于化学性物质的公司,这样是非常危险的。对于化学性职业中*,相关企业必须做好防范措施,注意通风设施,保证足够的通风量,配发基本的个人保护用品,一旦劳动者出现问医院。
(撰稿人:高美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