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道分发的气体意外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30岁左右的你,读懂这几点,才不会掉进买 [复制链接]

1#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80416/6169871.html

文/金鱼博士说保险

如果有人问你:保险坑人吗?你肯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坑人。

单从保险产品来说,只要是通过正规途径购买,其产品本身并不坑人。

只是多数人在对保险不了解的情况下,乱买一通,结果保额没买够、险种没配全、保障范围不全面,出险后“这样不赔,那也不够”,名期曰“坑人”。

究竟是谁的原因?是自己太懒,懒得看条款,懒得核对健康告知?还是保险公司不作为,没有详细告知,没有仔细审核?

在金鱼博士看来,很明显双方都有责任,只是更加同情个人试想真金白银买来的保险,却达不到保障效果,闹不闹心?

不仅闹心,还很冤!

为什么?任何保险都有一定的限制和弊端,单靠自己发现,明显增加了难度。

下面金鱼博士将意外险、医疗险、重大疾病保险和寿险那些“见不得光”的部分挖出来,摆在明面上,让你以后买保险不踩坑。

本文要点:

·四大保险的“坑”

·买保险的正确姿势

一、四大保险的“坑”

1.意外险

意外险保障责任简单,大多包括意外伤害和意外医疗,有的会按需求增加意外住院津贴。这么简单的意外险,它的内容却不简单,意外险的坑在于两点:

①你以为的意外不是它认定的意外!

比如这些意外都是不赔的:

中暑身故、妊娠意外、过劳猝死、摔倒死亡、手术意外、个体食物中毒、高原反应、潜水探险死亡、未驾车驾驶、恐怖袭击发生意外、不据实回答等。

这里提醒依据:注意看免责条款,都在里面。

②意外险有职业类别划分,超出职业范围出险会拒赔!

一般意外险的职业类别为1-3类人群,保费高点的为4-5类职业类别人群(比如电工等)。如果四类以上人群购买1-3类意外险,又发生自身工作中的意外,保险公司是可以拒赔的。

如何避坑?

a.明确意外险的定义,一定是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客观事件为直接且单独的原因致使身体受到的伤害。

b.确认自身工作类别,根据自身真实情况购买。

c.认真、仔细、逐字逐句阅读免责条款,自己签的合同哭着也要读完。

d.无法确认的意外可以选择寿险闭坑,如高原反应等。

2.医疗险

医疗险由于保障和报销比较复杂,在使用过程中过出险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三点:

①免赔额

其实这算常识,如有免赔额1万的限制,加上社保报销,到底多少才会赔付?简单算一下,如果社保报销60%,要超过1万额度,实际医疗费用得超过2.5万元。

当然一般都是一年期内的累积额度,并非每一次另算。

②续保问题

连续续保≠保证续保

这两个不是一个概念,目前市场上除了好医保终身防癌医疗险以外,没有%保证续保的医疗产品。

如何避坑?

a.免赔额的问题可以通过购买一份额度1万的小额住院险进行补充。

b.续保问题尽量找小长期保证续保的医疗险,比如好医保长期医疗险,就保证六年续保。

3.重大疾病医疗

重疾险是踩坑的重灾区,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简单分析以下两点:

①重疾分组

简单来说,重疾分组等同于把一个重疾险中所涵盖的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重疾分成了不同组,同一组的疾病只能赔付一次。

不要看这个重疾险包含多少种疾病,如果条款中说了分组,那恭喜你,上当了。

②是否包含高发轻症

现在很多重疾险都包括轻症责任,也就是说保障轻症责任,但是有不少重疾险为了使轻症责任比较多,会拆分或者增加轻症数量,以量取胜。

但具体没有没有包含高发轻症,就比较模棱两可了,需要你的火眼金睛去分辨。

③返还型

通常会说有病治病、没病返本。这类保险有个特点,便是保额不高,收费还高,而且利息极低。保险就应该纯粹一点,既然要买重疾险,买的是保障,那就一定要把储蓄部分尽量减少,才能让以较低的保费换取较高的额度。

如何避坑?

a.尽量选不分组的,选有多次赔付的,保额一定要足够,小心某些限定特定保额的分类。

b.一一查找你的保单,常见的高发轻症有:

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原位癌);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轻微脑中风;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非开胸手术);心脏辨膜介入手术(非开胸手术);主动脉内手术(非开胸手术);视力严重受损;特定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比例在10%-20%之间);脑垂体瘤、脑囊肿、脑动脉瘤及脑血管瘤。

c.对返还型重疾险说不。

4.寿险

虽然寿险最为简单,只有身故责任,寿险的坑在于:给孩子和老人买寿险

银保监会对孩子身故责任保额有限制:不满10周岁,总额不超过20万元;已满10周岁但未满18周岁,总额不超过50万元。其中包括意外险身故责任;加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道保险,所以孩子基本上不需要寿险。

寿险的购买年龄一般在50周岁,超过50周岁,会出险保费倒挂,当交的总保费大于保额,肯定不划算,给父母配置一些医疗和防癌险,它不香吗?

如何避坑?

给正值壮年的自己买,夫妻可买,作为家庭经济支柱,你们才是最重要的。

二、买保险的正确姿势

前面谈到了的坑是从保险公司产品的角度,下面我们将从投保人买保险的角度来分析,如何用正确的姿势买保险。

1.梳理需求,避免被推销产品

“我想买保险,你们给我推荐一个好的产品吧。”这样的话一出口,你就是待宰的羔羊。

而且这样会带来一个更大的弊端:你很容易纠结于产品的比较,而忽视整体的规划。

简单来说,你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

不少人有这样的经历:

①买完重疾险,发现什么都好,就是保额不够;

②只买了一种保险,便认为已经足够,殊不知“生老病死残”都有缺陷,不能提供充足的保障。

买保险第一个问题不是让对方推荐产品,而是请对方给自己做需求分析。只有量体裁衣,才能买到合适的产品。

2.别指望一张保单解决所有问题

大家买保险,是不是希望只买一份保险,它在我们出事故的时候能赔、看病住院的时候能赔、去世了也能赔,要是没有出险,还能够退回已交保费?

说实话,这样想法的人大有人在,保险是商业行为,不是慈善。

而且保险只是一个大概念,不同风险对应不同的险种担着。比如四大险基本都是独立分开的,最好单独购买,理由是各个险种都可以选择最合适自己的产品或者产品的组合。

但有的朋友后怕麻烦,看到什么都可以保的捆绑型就心动了,直接下手。

殊不知,里面的坑比四大险的加起来还深,保费贵、保障不全是常态,甚至可能连医疗险都没有,多出来的钱都分进了代理人的口袋。

不要期望一口吃成大棒子,险种单独购买保障全还便宜,耽误不了多少功夫。

3.保障范围不要“我以为”,一定要看条款

这一类通常表现为理赔纠纷,就是你以为的理赔被保险公司“合法”拒赔。

大家知道意外伤残和意外全残的区别吗?

简单来说,无论伤残有多么严重,只要没有达到全残的标准,就不符合理赔的规定。

条款只要签字了就具备法律效力,买保险前一定要看清条款,如果不清楚呢?你就打印出来,把不懂的圈上,一个个去问!

三、写在最后

没有完美的产品,更没有生而知之的人,希望上面说的保险里的坑对大家都有帮助。

对买保险的我们而言,不效仿、不攀比,买到合适的保险才是硬道理。在投一份保险的时候,保障才是根本,弄清楚合同里的子丑寅卯,你才能在理赔时处于不败之地。

作者:金鱼博士说保险,一个坚持做保险科普的人,教你买保险省一半的钱。关于保险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或私信,有问必答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