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消暑吃凉菜,不少人爱吃凉拌黑木耳,但女孩雯雯(化名)一家,未曾想会被一盘凉拌黑木耳放倒。
记者在浙大儿院获悉,雯雯醒过来的机会非常渺茫。
8月9日,在浙大儿院湖滨院区综合ICU,面容苍白的雯雯躺在病床上,身边机器发出滴滴的运作声。
“雯雯7月31医院时已陷入昏迷,虽经过积极抢救,但目前全身多器官出现衰竭,情况不容乐观。”浙大儿院儿童重症监护室副主任叶盛说。雯雯的妈妈也在抢救中,弟弟则已脱离了生命危险。
如果不是因为这场意外,雯雯在9月就要上小学了。
为何一盘黑木耳会放倒一家人?
7月27日中午,雯雯的妈妈把泡好的黑木耳略微焯水,加入调料,凉拌给两个孩子吃。
雯雯爱吃这道菜,就吃了不少,弟弟不爱吃,只动了几筷子。一盘黑木耳下肚后,姐弟俩照常玩耍。
到了7月28日傍晚,雯雯开始出现呕吐和肚子疼,精神萎靡。随后,妈妈和弟弟也相继出现类似症状。医院。一查,肝功能指标是正常的几百倍,医生初步判断是食物中*。
雯雯的症状特别严重,出现昏迷和肝功能衰竭。
7月31日傍晚,雯雯被送入浙大儿院湖滨院区综合ICU,接诊的医生叶盛与雯雯家属一聊才知道,雯雯妈妈是把黑木耳在室外泡发了两天两夜后食用的。
黑木耳中*无特效药
“是隔夜黑木耳造成的食物中*。”叶盛医生有了初步判断。
“在临床,像隔夜黑木耳、变质的玉米面中,有种‘椰*假单胞菌’,这种细菌会产生致命*素‘米酵菌酸’,它的中*潜伏期多数为半天至一天,最长3天。患者初期仅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轻度症状,随后可出现*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意识不清等症状。”叶盛说。
随后省疾控中心的检测,确定了叶盛的推断,确诊雯雯血液中有米酵菌酸。
“目前对于这种*素没有特效药。为了全力挽救雯雯的生命,需要把体内*素尽量排出,我们对雯雯的血浆进行了四次置换,每次毫升,对于一个7岁女孩来说,这样大幅的血浆置换,相当于全身血液换了四次。”叶盛说。
但这样迅速和及时的抢救,雯雯的病情依旧让人揪心。“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米酵菌酸的细菌性食物中*死亡率高达50%以上。”叶盛说。
黑木耳中*的惨痛教训不少
事实上,这些年,黑木耳中*的病例屡见报端。
年7月,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里,28岁辽宁姑娘小雪因为一碗泡了两天的黑木耳,陷入昏迷,出现肝衰竭、肾衰竭、心肌重度衰竭、全身*疸。
年7月,温州董先生夫妻俩吃了木耳炒鸡蛋中*。其中毕女士中*较深,先是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两天后出现肝衰竭、肾衰竭、心肌重度衰竭、全身*疸、脓*性休克等,被送入ICU抢救。
而这些黑木耳中*病例,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都泡发了两天以上,从而引起腐败变质。
“椰*假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是它产生的外*素(主要是米酵菌酸)所致。它一旦产生,无法用热水消*,也无法清洗干净。雯雯妈妈将泡发的木耳在露天高温环境下放了两天两夜,再食用,*性非常大。”叶盛分析道。
椰*假单胞菌有多可怕?
年6月,云南广南县八宝镇百乐村干塘子村民小组22名村民因食用自制“吊浆粑”后中*,5人死亡。经云南省疾控中心检验,确定这是一起椰*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食物中*。
那么,长时间浸泡是否就会产生米酵菌酸?
为了证明长时间浸泡的黑木耳到底能否产生米酵菌酸等*素,浙江省疾控中心和金华市疾控中心分别在各自实验室对中*患者家里剩余的干黑木耳开展了浸泡试验,结果显示:
浸泡1天的黑木耳:米酵菌酸未检出!
浸泡2天的黑木耳:米酵菌酸未检出!
浸泡3天的黑木耳:米酵菌酸未检出!
浸泡5天的黑木耳:米酵菌酸未检出!
专家说:她是吃了长时间浸泡的黑木耳后中*的!
专家又说:长时间浸泡的黑木耳不会产生*素!
你们这些专家,到底哪句真哪句假??
莫急莫急,容小编慢慢解释——
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食物接触史、中*患者血液检测结果和中*症状,可以明确此次事件确实为米酵菌酸中*,而这个元凶确实存在女孩吃进嘴巴的黑木耳中。
但是,黑木耳也很委屈:我是无辜的!
的确,通过“涉事”干黑木耳及其长达5天的模拟浸泡试验,可以证明:
1.“涉事”干制黑木耳不存在*素米酵菌酸污染;
2.在保持良好卫生环境的情况下,黑木耳浸泡过程中很难产生*素米酵菌酸;
3.患者食用的导致中*的黑木耳,推断与其家中特定外部环境有关,比如浸泡时周边同时存在过期变质的食物,或浸泡容器未洗涤干净而残留食物残渣,而变质和残留的食物残渣会成为米酵菌酸形成的温床;
由于这种特定的外部环境一般很难被模拟,所以普通消费者家中正常的黑木耳在短时间浸泡过程中产生米酵菌酸的可能性非常低。
分析省内外多次发生的类似中*案例可以发现一个关键词:过长时间浸泡。因此当天短时间浸泡的黑木耳基本不会产生导致中*的量。
综上分析,总结为一句话:保持良好卫生环境下的家庭正常浸泡的黑木耳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夏季注意食品卫生
木耳随发随吃
那么应该如何安全健康地吃黑木耳呢?叶盛给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不仅仅是黑木耳,杭州人常吃的白木耳(银耳)也要引起重视。泡发木耳类食材,要随发随吃,特别是夏季,最好将木耳的泡发在冰箱内进行。
其次,如果泡发时间过长,忘了换水,就果断扔掉。
另外,对于市面上的鲜木耳,也要仔细挑选,如有发黏、出水、异味,千万不能吃。如吃后觉得不适,应尽快就医。
叶盛还特别提醒,要做到砧板生熟分开、食材煮熟煮透、储存时间要掌控合适,注意手部消*等。
高温天食物如何保存?
学学下面这几招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夏季高温,食物极易腐烂变质,从而导致细菌性食物中*,特别是熟食、面点和隔夜菜,都容易受到细菌感染。
夏季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市民如果感觉到食物异常,就不要再吃了,以免发生食物中*,因小失大。
1、肉及肉制品
火腿肠、罐头、肉松、肉脯类食物,按照说明书要求常温保存,注意放在通风处。开封时观察其是否发黑、发黏、变味等。
卤味比如酱鸭、猪蹄等,夏季最好选择有包装的熟食卤味,尽量不要让销售人员改刀,避免交叉感染。熟食卤味购买回家后,建议用微波炉、蒸锅高温加热,吃完如有剩余,一定要及时冷藏。
新鲜鱼肉、猪肉等,直接放入冷冻室,但注意分开放置。
2、蔬菜水果
高温天,冰箱是蔬果的“主战场”,冷藏温度一般在0度-10度。蔬果冷藏前最好不要清洗,用保鲜袋包着不扎口放入冰箱。需要注意的是,放置时不要贴近冰箱壁,避免冻伤。
3、主食
大米、面粉等主食都可以在常温下保存,注意保持干燥、定期通风。
4、剩菜剩饭
吃不完的饭菜只能冷藏,但冰箱不要塞太满,让冰箱中的空气对流,保证制冷效果。储放时,注意生熟分开,还需用干净的保鲜盒、保鲜袋或者碗盘上附上一层保鲜膜对食物进行密闭储存。
冷藏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彻底加热,并确认无变质后方可食用。
这12种食物“有*”
请尽量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