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道分发的气体意外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意外事件频发熊孩子总惹祸弄伤自己和他 [复制链接]

1#

文:家长慧,一盏茶

前段时间,安徽省六安市接到报警,有4个孩子、1名老人中*,急需急救。经过民警支援,送医车医院,经过抢救,5人皆已脱离危险。

事发原因竟是奶奶一时没有看顾,孩子贪玩拿起杀虫剂乱喷,结果很多喷到奶奶做好的饭菜上,于是都出事了。

看到这则新闻,网友们的评论出现了两边倒:有人认为孩子的家人应该把杀虫剂收起来,让孩子拿不到;有人则认为孩子的父母应该告知杀虫剂的用途及危害,让孩子认识它的危险性。

那么?发现孩子在做危险的事情时,你是怎么做的呢?是一句带过还是狠狠警告?其实这些都不对,正确的做法是就事论事、仔细分析,提升孩子对此事的认知。

1、你的态度,决定孩子的认知维度

孩子意外事件频频爆发。

杭州萧山金浦苑小区,一四岁男孩19楼坠落,抢救无效死亡;

南通通州,一7岁男孩溺亡与家门前小河;

山西运城,一女孩踏入喷泉景观池,当场触电身亡;

湖北某商场,一3岁男孩趁妈妈在按摩,悄悄爬上扶梯扶手,当场坠亡……

我无意再次勾起这些伤痛。我也相信这些孩子的父母有告诉他/她们哪些地方危险,哪些行为危险,但是你或许只是轻描淡写地告诉他/她,或许你只是狠狠的警告过他/她,你告诉他/她原因了吗?

大表姐小时候很活泼,一次看到姑妈把刚烧好的水用盆子装起来放在桌面上,于是想用手去摸一下,姑妈看到后马上把热水移到高一点的架子上,然后恶狠狠地警告大表姐危险不能碰。

等姑妈走后,大表姐悄悄踩上椅子去拿盆子,结果盆子倾斜,把她右边脸直到脚所有部位都烫伤了,经过十几年的康复治疗还是留下丑陋的疤痕。后来她跟我说,她当时只是好奇为什么会冒烟而已。

孩子做出危险行为,父母责骂,警告,小心翼翼带着孩子远离危险源,而不给予解释,不教给孩子认知,这就像亲自埋下定时炸弹,孩子迟早还在这事上吃亏。

2、授之以羽翼,不如授之以认知

“教科书式自救”,你的孩子值得拥有。

5月31日晚,常州市消防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武进区湾里新村72栋一户居民家中失火,一名13岁男孩被困家中。

孩子当时独自在家,“闻到外面有很呛的味道,感觉是烟,感觉很热,”孩子发现客厅在冒烟,自己已经无法逃出房屋后,开始了紧急自救:

(1)立即躲进卫生间,将门关上。

(2)打开淋浴喷头,对准门缝喷水,防止明火蔓延进卫生间。

(3)与此同时,从卫生间窗户往楼下扔东西,大声呼救求助。

最终,救援人员赶到,孩子得救。

浙江省平阳县鳌江镇,两名8岁的小朋友被困在小区的电梯内。两人被困后,将电梯所有楼层按钮全部按亮,按下紧急电话按钮,并用电话手表报警。不久后,救援人员到达,将两人救出。

为什么这些孩子可以临危不惧,成功脱险呢?我想这和平时父母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是分不开的,日常生活的认知积累使孩子在危机时刻,不用大人的指导也能做出正确判断,保护好自己。

马伊琍在某次访谈中称,女儿爱马在7岁时提出要打耳洞,可是她高中时因为嘎达疤痕而一直发炎鼓包。于是她赶紧咨询医生,医生告知她有很大机会遗传,建议女儿不打耳洞。

她没有自己跟女儿说“不行,你不可以打耳洞”,而是把前因后果、医生的建议、可能出现的情况一一跟女儿说了,然后把最终的决定权交到女儿手里。结果女儿考虑了一下,做出长大后再打耳洞的决定。

遇到事情,与孩子摊开来说,耐心分析原因、带着孩子去感受,让孩子对事件的严重性有一定认知,而后在做事情时都先学会自己思考判断。

3、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看到一网友说:我家孩子有一次玩热水壶盖,以前也是对她说不要碰热水,这次看到她偷偷玩,里面是刚刚烧开的水,我就把她的手放到壶口,不让她拿起来,过来好一会才让她把手拿开,从那以后她就再也不靠近有热水的地方了。

孩子是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学习和获取经验的。

所以孩子会经常做一些让很多父母们觉得“错”的事情,其实在孩子心里,他们只是好奇,想要探索,无关对错,所以这时候就需要父母去正确引导了。

发现孩子在做危险事情,我们可以这么做:

稳定自己的情绪,不要惊吓到孩子。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让孩子的心里产生波澜,他们会根据你的表情、言行判断你对此事的态度。

(1)平静的言语

用平静的言语询问他/她刚刚发生的事情(起因、经过、结果),孩子在相对放松的环境下容易表达清晰,也愿意与你倾述自己的想法。

(2)开放性的问题

尝试用开放性的提问方法,不要只是问孩子这种行为是“对”是“错”,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和判断对错的原因。

(3)父母总结

父母在谈话结束后做出总结,并给出正确建议和指引,如后续在网上发现类似案例,与孩子共同探讨,帮助孩子提升经验,获取新的认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样,让孩子远离危险源,还不如让他们认识危险性。

孩子终会长大离开父母的身边,父母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让他学会自己思考判断,才能让他走的更稳,飞得更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