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治疗白癜风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5235759832077852&wfr=spider&for=pc广州一名叫玛丽亚(化名)的外籍宝宝,因为口渴把饮水机旁有一小杯“饮料”豪迈地一饮而尽……然后当即晕倒!所幸妈妈及时发现,医院。原来孩子喝的竟然是洗衣液!
医生表示,每年都会收治很多因误食而入院的“好奇宝宝”。所以,爸爸妈妈们一定要当心了!育儿无小事!
幸好玛丽亚误服的洗衣液不多,经催吐、护胃、增加摄入液体等对症治疗后,她于两天后痊愈出院了。
其实小孩子因为误食而发生的险情和悲剧确实不少:
广州2岁宝宝小豆豆因为喝了一口“矿泉水”,差点连命都丢了!原来这所谓的“矿泉水”,是妈妈装在矿泉水瓶子里的液体石蜡,豆豆趁妈妈没注意,抓起“矿泉水”就喝了下去,送院后不久后随即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精神状态变差的症状,直到第六天才在医生的治疗下,撤下呼吸机自主呼吸。
昆山4岁女童趁家人不注意,将家里装在饮料瓶里的衣服清洁剂喝下,当即倒地,医院抢救。
还有江苏2岁小孩误食曾祖母降压药身亡……
每年因为好奇和分辨不清而误食的病例很多很多。甚至有些孩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以孩子的事情无小事。我们一定要为孩子做好安全教育。那么万一孩子发生误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危险无处不在,重在防范!
1、有*液体不要放到饮料瓶中
散装或液体药物,比如洗衣液、消*液、农药等尽量不要放入饮料瓶中,这样容易让宝宝以为是饮料,造成误食。也不要放在宝宝能拿到的地方。
2、隔离有害物品
可能引起中*的物品盖上盖子,尽量摆放至小儿拿不到的地方,或者尽量锁上。
3、药品不要随便放置
家长不要随便放置降压药、降血糖药、晕车药等药物,宝宝可能以为是调料包或糖包。也不要把药品和其他物品(尤其是食品)混放在一起。成人药与儿童药要分开,外用药与口服药要分开,以免错拿造成误服。
还要注意,不要为了让孩子吃药,就欺骗他们说药品是糖果,应该告诉他们药名和为什么要吃药。让他们对于药物有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
4、教育孩子,让孩子懂得误食的危险性
抓住机会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这些潜在的危害,帮助孩子认识这些危险物品(例如家里的蚊香、洗衣液、老鼠药、蟑螂药等等),树立不吃、不喝、不摸不明物品的观念,降低误食中*的可能性。
宝宝误食,怎样处理才科学?
1、症状轻者,尽快清除未被吸收的有*物质
对于怀疑药物急性中*的孩子,病情轻者,可以先观察再做出一般处理。首先要将孩子移离*物污染场地,这样做甚至要比数日的治疗还有效。接着用大量清水反复洗试接触*物的皮肤15分钟以上。忌用热水,以微温为宜。
眼内染*可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彻底清洗,特别是强酸或强碱类溅入眼内,更需反复冲洗,冲洗大约半小时以上为宜。
2、不要轻易催吐
对于口服摄入的*物,除非是*物性质不许可,如强酸、强碱等腐蚀剂或吞服煤油、汽油,以及患儿神志不清不能配合外,否则应清除所有摄入*物。一般6小时内应催吐*物,可以通过喝的微温盐水(半量盐加入毫升水)或牛奶3-4杯后,用棉棒、筷子或手指等刺激咽部催吐。
误服强酸者可先服用蛋清水-毫升,以稀释酸的浓度,然后喝蛋清、牛奶、豆浆毫升或花生油毫升,养胃解*。千万不能采用碳酸氢钠。
误服强碱的情况可先服用醋中和强碱,然后服用生蛋清、牛奶或植物油。但是如果是学龄前孩子误食中*,首先不要轻易催吐,因为孩子太小,一旦催吐不恰当,孩子容易倒吸呕吐物导致窒息,反而容易引发危险。
3、头部侧放
如果孩子发生抽搐呕吐,就要将孩子的头部侧放,避免倒吸呕吐物,造成危险。
怎样判断宝宝已出现中*症状?
例如宝宝突然出现难以解释的嗜睡、神经症状或其他奇怪行为;不明原因的多系统损害、外伤,特别要注意不清楚原因的摔伤,有可能是孩子中*的表现。
食用污染物的情况一般症状会在1-24小时内出现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随后出现脱水和血压下降而致休克。
当孩子突然停止活动,出现哭闹、阵发性高声呛咳、阵发性喘鸣、面色青紫、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等异样表现时,爸爸妈妈就应警惕是否发生了气管异物。
温馨提示:发现宝宝误食*物,应立即医院抢救治疗。爸爸妈妈向医生提供的病史要尽量准确,尤其是误食量,还应该尽量搜集现场物品,仔细搜索孩子口袋里、书包里有无野生植物、药品等。现场物品还包括呕吐物、剩余食物、器具、大小便等,以便于就诊时供医护人员参考,这样有利于医生更好地把握孩子的病情。
延伸——误食的其它情况
还有另一种情况,宝宝误吞异物,例如硬币、瓜子、花生、小纽扣、图钉、药品等,导致气管被卡住。这样的新闻,并不少见——
年8月6日,深圳5岁男孩吃龙眼意外噎着,送院后抢救无效死亡;年7月27日,射阳一18个月大男婴被果冻卡住喉咙抢救无效死亡;年7月14日,深圳一名10月大男婴被父母喂葡萄噎死……
按照儿童误吞异物进入的位置不同,一般分为三大类:①气管异物②食道异物③胃肠道异物。
其中,气管异物最危险,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