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道分发的气体意外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正确识别毒野生蘑菇,减少和避免中毒 [复制链接]

1#

识别和食用野生蘑菇

为预防野生*蘑菇中*事故的发生请广大群众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等菌类,充分认识*蘑菇的危害。

一些野生的*蘑菇与食用菇类外形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

在野外,无*的蘑菇往往与有*的蘑菇混生,无*蘑菇很容易受到*蘑菇菌丝的沾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植物上的无*蘑菇种类也可能沾染*性。所以即便食用的是无*品种的蘑菇,仍然会有中*的危险。

*蘑菇所含*素较复杂,或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各异。*蘑菇中*潜伏期为2小时至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误食*蘑菇,肝损害型中*最为凶险,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精神症状。

目前对有*蘑菇中*尚无特效疗法,且中*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野生*蘑菇

广东常见的野生*蘑菇有哪些类型?长什么样呢?

一起来瞧瞧

切勿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不采摘

踏春郊游期间,广大群众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对于路边草丛的野生蘑菇,由于鉴别*蘑菇并不容易,广大群众不要轻易采摘不认识的蘑菇。

不购买

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不食用

为避免类似中*事件,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食品经营者要落实对食品进货查验

各类餐饮单位、食堂等食品经营者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自我管理,严格把好原料进货关,进货渠道要正规,并做好原料进货登记台账。各类单位食堂,尤其是学校食堂严禁采摘、采购野生蘑菇,严禁使用野生蘑菇作为食品原料;对可食用的蘑菇要严格挑选,避免有*有害物质混入其中。

做好食物中*应急处置

目前,对*蘑菇中*尚无特效疗法。一旦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疑似中*症状,应尽早采用催吐等方法迅速排除*素。同时,医院接受治疗,并及时向当地卫生行*部门报告。就诊时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进一步明确诊断。

同时,要警惕中*“假愈期”。部分病人经治疗后,急性胃肠炎症状逐步缓解甚至消失,给人以病愈的感觉,其实此时*素正在通过血液进入肝脏等内脏器官,侵害了实质脏器,会在1~2天后病情迅速恶化,累及肝、肾、心、脑等脏器,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所以,在中*初期症状缓解时,医院积极接受治疗,观察一段时间,确保病情稳定好转再出院。

*蘑菇的识别误区

根据传统的个别简单方法和特定经验来识别不同地方复杂多样的*菌和食用菌是造成误食中*的原因之一。不要尝试用听来的所谓的“民间偏方”去分辨*蘑菇,因为很多方法都是讹传,没有科学依据。即使是专家,在分辨的时候可能也需要用到专业的仪器才能将外形相似的品种分辨开来。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人民日报

编辑:运营管理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