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道分发的气体意外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污水调节池作业致气体中毒7死2伤有限 [复制链接]

1#
治白癫疯多少钱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214886.html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2月15日晚,广东东莞市中堂镇一纸业公司发生气体中*事故,导致7人死亡2人受伤。

当晚23时23分,东莞市中堂镇消防大队接报,该镇双洲纸业有限公司发生气体中*事故,9名工人在一污水调节池内被困。经送院全力救治,7名工人抢救无效死亡,2名受伤工人生命体征平稳。

目前,涉事公司相关人员已被控制,事故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该事故又是一起有限空间“夺命”悲剧

如何保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呢?

一则小视频告诉大家:有限空间勿犯"无限"错误!

↓↓↓

什么是有限空间?

首先,我们要知道,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通俗一点讲,一切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有害气体积聚和缺氧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都叫有限空间。

有限空间作业存在哪些危害?

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着可能发生中*、窒息、爆炸、火灾、坠落、溺水、坍塌、触电、机械伤害、烫伤等事故的风险,其中中*、窒息和爆炸事故较为常见。

为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避免事故发生!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时

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01

采取可靠的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提醒危险存在,杜绝“无知者无畏”人员随意出入。

02

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对有限空间采取通风措施后,对有限空间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有害气体浓度等指标进行检测。

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03

作业过程中,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同时要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

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低于或者有*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值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

04

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

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警

禁止盲目施救

应急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

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

有限空间作业需掌握的几个原则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许可证,涉及用火、临时用电、高处等作业时,必须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证。

?许可证审批人和监护人应持证上岗。

?作业过程要实行全过程视频监控。对确实难以实施视频监控的作业场所,应在有限空间出口设置视频监控。

?有限空间作业要实行“三不进入”。即无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进入,监护人不在场不进入,安全措施不落实不进入。

?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警,禁止盲目施救。应急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

一、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二、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三、必须配备个人防中*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四、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五、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最后提醒大家

有限空间事故多发

大多源于有限空间概念不清、认识模糊

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等

一定做好各项准备方可进行操作

切忌盲目施救!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网、央视新闻、大鹏安监、东莞应急管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